呼和浩特市托县水利局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让水利建设更好地惠及民生。
过去,托县北部地区因水质差,砷、氟等含量超标严重,致使很多人骨质硬化、脆化,患上氟骨病,腰腿疼、驼背、大关节等病症让一些人丧失了劳动能力,饮水问题严重影响着群众的生产生活。托县水利局积极抢抓国家实施饮水安全工程的机遇,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布实施的原则,优化群众饮水和居民供水结构布局。2006年,总投资达2059.62万元的防砷防氟供水工程开工建设,截至今年6月,建成覆盖3个镇、58个自然村,惠及5.37万人的5处集中供水工程;2010年投资1542万元建成古城、新地梁、石窑子和缸房窑等供水工程,彻底解决46个自然村、惠及3.37万人和1万头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
该局强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质量、上标准,做到规划一片、建设一片、成功一片、见效一片。先后投资2200万元对麻地壕泵站更新改造,惠及全县98个行政村,15.5万人和46万亩农田;投资1500万元加强麻地壕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投资589万元完成章盖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这些工程的建设,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群众饮水难、浇地难等实际问题。(记者 贾永强 通讯员 王珍强 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