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古国200名青年心中,这是一段值得珍藏的时光。
金秋时节,内蒙古大草原鲜花盛开,绿草如茵。8月27日至9月2日,蒙古国青年代表团应邀来华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其中,5天时间在内蒙古,交流、联欢、考察,蓬勃发展的内蒙古给代表团成员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们,与无数蒙古国青年一道,延续中蒙两国青年之间不断升华的友谊,起航两国绚丽多姿的未来……
心灵的交流
在中蒙两国青年交流史上,这样的规模尚属首次。
蒙方精挑细选,青年政治家、青年组织代表、公务员,以及经济、教育、文化艺术、新闻媒体、青年学生等,各领域的优秀青年汇聚于此。
中方精心安排,深入大学、农村、企业、社区,可充分了解中国基本国情,体验中国改革开放成就。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是联系两国的桥梁与纽带,与蒙古国经贸、文化往来频繁,访问具有深厚的基础。
在欢快的《迎宾曲》中,中蒙两国青年的手握在了一起。
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让陌生走开;毛笔、马头琴、歌舞,让距离消弭。
蒙古国青年代表团的普·孟和金,走到哪儿都要带着他的宝贝——马头琴。在内蒙古大学里他找到了知音。内蒙古大学的阿资亚和他二重奏《初升的太阳》。首次合作,两人默契十足。切磋着琴技,两人相谈甚欢。
“没想到在中国,有很多喜爱马头琴的朋友。”孟和金很惊喜。
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大精深的武术表演,古香古色的茶道展示,代表团成员沉醉在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中。
热情的话语吐露心声,心灵的距离不断拉近,中蒙两国青年切磋棋艺,共享书法文化。体育场上,白色的小球轻盈飞舞,你来我往将友谊传递。
蒙古社会民主青年联盟主席、蒙古国青年代表团团长鲁·奥云额尔敦提笔在内蒙古大学博物馆的留言册上写道:向中国青年兄弟姐妹们致意!
合作的延伸
去看看中国的工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是代表团的期待。
走进伊利集团的液态奶生产基地,一尘不染的厂房、现代化的生产线让代表团成员眼前一亮。鲁·奥云额尔敦特意向伊利集团副总裁胡利平介绍了团内的几位青年企业家,双方互换名片,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展望合作的前景。
8月3l日,蒙古国青年代表团一行来到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这里建设有全球首条煤直接液化生产线,目前已实现稳定生产。
“多少煤能生产出一吨油?”“有哪些副产品?”
“这种产品是哪个环节生产出来的?叫什么名字?”
……
面前硕大的生产装置让团员们倍感新鲜,他们热烈讨论着煤制油的工艺流程和产成品。恩·巴特乌奇拉尔是蒙古国一家企业的总工程师,他用专业的眼光考量着项目,向企业负责人详细询问着。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的新农村建设非常有特色,走进绿意盎然的蔬菜大棚,团员们兴奋极了。他们围在刚刚培育出的芹菜苗前拍照,品尝着现摘的水果蔬菜,一饱口福。
蔬菜大棚里,团员普·宝力德赛罕拉反复查看大棚的构造。他说:“我种了3年蔬菜大棚,我们那里的大棚直接建在地面上,中国的是往地下挖,更保暖。”他扬了扬手中的名片:“我要来了专家的电话,希望能请专家去蒙古国培训。”
发展的桥梁
中国与蒙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建交62年来两国关系不断巩固,20ll年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抚今追昔、展望未来,中蒙友好不老的青春,期待年轻一代去书写。
中国西部计划志愿者、内蒙古大学毕业生萨奇日说:“青年是最有活力的群体,是国家的未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中蒙两国青年深入交流,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共产党和蒙古人民党十分重视中蒙青年之间的交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和蒙古人民党总书记呼尔勒苏赫出席了此间举行的中蒙青年联欢活动,并亲切接见了中蒙青年代表。希望两国青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做各自国家建设的积极建设者,做中蒙友好的积极传承者,做亚洲与世界和平的积极促进者。
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地域文化相通、经济互补,多年来在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有关机构组织开展了中蒙俄国际青年内蒙古协作论坛、内蒙古青联赴蒙古国志愿服务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文化交流活动,并签署了一系列两国青年组织间的合作协议,为两国青年的长期交流合作搭建起平台、奠定了基础。此次蒙古国青年代表团来内蒙古访问,再一次增进了友谊与互信,深化了交流与合作。
一周的时间短暂,带着对中国的美好记忆,带着两国青年的深情厚谊,蒙古国青年代表团一行踏上归去的列车。他们纷纷表示,希望两国有关部门今后多组织一些青年交流活动,不断加深两国青年间的友谊。
中蒙两国青年将共同铭记这段深情而难忘的时光,共同祝福中蒙两国美好而幸福的明天!(记者戴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