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赵子豪的学费终于有了着落。”9月6日上午,郝丽霞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以郝丽霞儿子的高考成绩,可一次性从民政部门获得2500元的资助,再加上前几天乌海市光彩事业弘业扶困助学基金会资助的1000元,学费已不成问题了。
郝丽霞是乌海市乌达区新达街道办事处爱民佳苑社区的一名普通居民。由于家庭原因,从儿子两岁起到现在,娘俩一直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后来,郝丽霞因患腰肌劳损等疾病,不能干活,不得不呆在了家里。母子二人的生活来源主要靠政府的低保扶持及亲戚的帮助。她的家庭困境引进了有关部门及社区的重视。在得到低保扶持的同时,2009年冬天,伴随着乌海市棚户区搬迁改造工程的深入推进,郝丽霞也从原来矿区低矮的平房中搬到了70平方米的新楼房,7万多元的房款政府部门就补贴了3万多元。
为了能让儿子考上大学,她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令她最为高兴的是,儿子赵子豪从小学习就很用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今年的高考中,赵子豪更是不负众望,考入了湖南省的一所本科院校。就在为儿子学费犯愁的时候,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让郝丽霞渡过了暂时的难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我太关心了,麻烦你多替我说些感谢的话!”采访中,不善表达的郝丽霞几次嘱咐记者。(记者 郭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