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教师节,有人戏称:如今的教师节成了送礼节。情况真是这样的吗?记者日前在首府进行了采访。
大多数家长有送礼想法
9月7日,记者在维多利商厦门口遇到了前来给老师采购礼物的王女士。她说,她的儿子在呼和浩特市某中学读初二,在班级中的成绩排在15名左右,属中上等。但是,她的儿子比较顽皮,为了让老师多照顾一下儿子,她决定给老师买点礼物。她的儿子认为给老师送礼大可不必,认为靠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把成绩提上去。可是作为家长,王女士还是不放心,依然决定给老师买礼物。王女士认为,数学、语文、英语3门课程是基础课程,给这3位老师送礼必不可少。在商场里转悠了半天,太贵的买不起,太便宜的又怕老师不喜欢,王女士最终决定:给3位老师每人买一张200元的超市购物卡。
类似王女士这样的家长还有不少,张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位。几天前,她就开始给女儿的老师们准备礼物了。张女士的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在班级中属于年纪偏小的孩子。怕孩子年纪小不能适应课程的进度,张女士就琢磨着给老师买什么样的礼物合适。考虑到几位老师都是比较年轻的女性,张女士便给她们每人选购了一瓶名牌香水。
采访中,大多数家长都有王女士和张女士这样的想法,给老师送礼,希望能照顾一下自己家的孩子。可是,也有家长不这么想,他们认为老师的使命就是教书育人,他们道德高尚,只要孩子表现好,不送礼也能获得同等待遇。
在一家媒体工作的刘女士就说:“我的儿子在上小学,我从来没给老师送过礼,老师也一样对待我儿子,该提问的提问,该教育的教育,没啥不一样的。”
老师:反感太功利的家长
9月8日下午,记者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先锋路小学见到了景丽克和边静两位老师。说起学生家长给老师送礼一事,两位老师都有不少话要说。
景丽克是先锋路小学六年级(2)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教龄18年。她说自己一向尊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最怕的就是学生看低自己,尤其是在师德方面。因此,她很注重这方面的影响,生怕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
景丽克说,最近一个家长给她送了一个小礼物,她收下了。为什么收?景丽克说,是家长的话打动了她,家长说:感谢你6年来对孩子的照顾,这是我们全家3口发自内心对你的感谢。景丽克说,礼物不贵,家长也没有别的要求,只是对她付出的一个肯定,这样的礼物她能接受。
边静是该小学六年级(4)班的数学老师,教龄20年。她说,如果家长没有别的想法,只是想感谢一下老师对自己孩子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这说明自己的付出家长认可了,送一些小礼物也可以接受。这样的小礼物让她很有成就感。边静说,其实小学老师对学习吃力的学生关注得更多。况且,绝大部分老师都不会因为家长送礼了就对孩子好,不送礼了就对孩子不好。
采访中,许多老师都表示不希望家长送礼。就在先锋路小学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前不久,该校的一位老师把几年来学生或学生家长送她的礼物带来,又送给了别的学生,旨在教育学生不要乱花钱,不要给老师送礼。而就在教师节到来的前几天,该校的老师们就提前告诉学生,不要给老师送礼。一位老师说,有些家长先给老师送礼,紧接着就提出要求,让老师给自家的孩子补课或者调座位。这样功利性的做法让老师很反感。
老师想要被尊重
9月8日,记者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则帖子,是南京的一位小学老师写的,她发帖的目的就是呼吁家长教师节别送礼,题目是《斗胆从教师的角度说说教师节送礼》。以下是帖子的部分内容:“当老师也快20年了,多年的班主任,多年的主课,也过了不少个教师节。其实,何止是家长纠结于送礼,老师也同样纠结。有的家长想方设法地请老师吃饭,托熟人,找关系,只为能请到自己孩子的任课老师,只为能让老师吃了他的饭对他的孩子特殊照顾……熟人找到我们了,你说我们去不去吃饭呢?不去,熟人要得罪了;去,又是一次应酬。当老师的大多数不喜欢应酬,一边客气地吃着饭,一边时时记着自己的教师身份,山珍海味也没有在家随便吃点舒坦。有的家长送贵重的购物卡。我们缺吗?不缺。你拼命地往老师身上塞,老师怎么办?不接,抹了你面子;接了,丢了自己的尊严。我该生气吗?你为什么非要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来为难强迫我们呢?”
该帖子最后呼吁:“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我不想这样。我只想教好自己的学生,好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对于学生送的一张贺卡或是一枝鲜花,我更愿意接受。你没有破费太多,我没有心理负担,你能在节日的时候表达你对老师的尊敬和感谢,我知道了我的工作得到了你的认可和肯定,我真的很高兴,很幸福。所以,我希望家长不要再纠结了,放过老师吧!”
这则帖子得到了众多网友的关注。有网友说,有些老师就是想收礼,不收礼就不好好教自己的孩子;也有网友说,老师其实很无奈,这则帖子写出了大多数老师的心声。
采访中,景丽克和边静两位老师恳切地对记者说,希望通过媒体告诉家长们:请摆正心态,不要以为不送礼老师就会另眼看待孩子,应该相信老师的品德。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于光军对记者说,教师节送礼现象,不仅让家长、老师纠结,也让整个社会纠结。部分老师不遵守职业操守,给人造成了每个老师都收礼的印象。教师队伍中一些不好的现象扩大后,让人们对老师的认识有了偏差。若想让教师队伍中不好的现象消失,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学校应该强化管理,老师应该遵守职业操守。(记者 高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