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长在农民心坎上的甜叶菊
 

  乘车走在扎赉特旗好力保乡的公路上,两侧高过人头的玉米地不断后移,突然出现了一种齐膝高的作物,这便是甜叶菊。在种植户张树友的极力推荐下,记者摘了一片叶子放在嘴里,顿感满口甘甜。

  谈到眼前的这种作物时,张树友难掩兴奋之情,“我以前是种苞米的,跟现在种甜叶菊比不了,这个可以做糖,而且糖尿病人吃了没事儿”。掰着手指头,他算了笔账,甜叶菊最高亩产480斤,按每亩400斤计算,每斤干叶7.5元,产出3000元。苗款、人工、化肥农药等投入大概980元,纯收入2000多元。经济效益是种植玉米的2-3倍。

  “从选种到种植,乡里都大力支持,专门成立了技术指导组,技术员上门服务。”谈及种植新技术,好力保乡乡长助理张良特别提到了测土配方施肥和膜底滴灌,水肥一体,他进一步解释说:“测土配方施肥说白了就是先化验土壤,缺啥补啥,多啥减啥。”“膜底滴灌是说在育苗时把滴灌的管道与种子一块儿埋在膜下面,在水里掺肥料。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掺药,防病杀虫。”(记者 刘国栋)

[责任编辑 刘宇峰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