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昆区执法人员突击清查出租屋 170余名外来传销人员被遣返
内蒙古新闻网  11-09-14 11:19 打印本页 来源: 包头晚报  
 

  “来跟我们一起听课吧!”近一段时间,每到清晨6时许,大量租住在林南七号街坊的外来人员就络绎不绝地走向包头站列车库西边的平房,大家面带疲惫地谈论着当天“上课”时可能讲到的内容。5日,记者亲自卧底体验“洗脑风暴”时发现,昆区林南七号街坊隐居者大量的传销者。9日,昆区公安分局联合昆区工商局,对和平村和林南小区内传销人员租住的出租屋展开集中清剿行动,170余名外地传销人员被查获遣返。

  9月9日清晨,昆区公安分局各警种联动与昆区工商分局共出动百余名执法人员,兵分两路,对和平村和林南小区内传销人员,租住的出租屋进行集中清剿,共带回审查非法传销人员170余人,在批评教育后,于当日为其购买火车票,劝其返乡。

  清查出租屋

  当日清晨6时30分许,昆区工商分局、沼潭派出所、友谊大街派出所、河西派出所、少先路、民族东路、市府西路共6个派出所民警以及昆区经侦大队干警,在分局领导的带领下整队出发。事先摸清传销人员居住地点的情况,队伍兵分数路,向林南小区铁路家属楼进发。

  7时许,公安民警先后逐一敲开十几户传销人员聚居的楼房。民警的突然出现让他们措手不及,在场人员立即乱作一团,民警们控制了所有出口,多个住房内的94名传销人员全部被堵在室内,无一漏网。没收的身份证显示,传销人员来自山东、河南、湖南、湖北、四川、福建等地,传销人员20岁至50岁之间,以30岁左右男性居多。其中既有夫妻,也有父子、兄妹。据民警介绍,这里的住房均是铁路职工福利分房,长年出租,逐渐成为传销人员的聚集区。

  据民警介绍,出租屋内,传销人员均是打地铺,民警在住地发现了听课用的笔记本等物。

  当日,以昆河派出所、经侦大队为主力的另外一支行动队,对和平村内居住的传销人员进行了突袭,近80名传销人员被一举查获。公安人员对170余名传销人员批评教育后,于当日为他们购买火车票,劝他们返乡。

  严管出租屋

  据了解,近段时间来,我市110指挥中心,接到多起群众举报,反映本人及亲属、朋友被传销人员控制难以脱身、被传销组织骗取钱财、传销人员聚集扰民、传销活动重点地区治安状况差、偷盗案件多发。据了解,群众反映的重点地区包括昆区林南小区、和平村等地。

  针对这一情况,昆区公安分局按照市公安局关于强化出租房屋管理的规定要求和打击非法传销的相关规定进行专项整治,打击、防范、管理,多管齐下,以强化出租房屋管理为重点,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信息的搜集录入,通过地毯式的排查和打击工作,力争侦破一批非法传销案件,处罚一批违法出租房屋业主,加大打击工作力度,遏制非法传销犯罪势头。

  据介绍,昆区公安分局将以此次清查出租屋为契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突出对辖区流动人口违法出租房屋集中地区的排查。进一步重点加大和平村、友谊18、19号街坊、飞龙商城和沼潭火车站以及其他“城中村”流动人口集中的老式小区的排查工作,有效打击非法传销活动。(记者 万菲 黄韵)

  【延伸阅读】

  解救误入传销者

  7日上午,昆区工商局友谊工商所的执法人员在接到一个求助电话后,迅速行动,解救了一名湖北籍被困传销组织人员,并当场驱散传销人员10人。

  当日,友谊工商所接到一名自称叫杨健的湖北籍男子电话求救,称自己的女朋友来包头,误入传销组织已经一个多月了。在她们居住的房屋里,有人给他们讲课,听课人需缴纳2900元钱,多交不限,并宣称可得到几百万元回报。该工商所调查发现属实,当即展开行动,将杨健的女朋友吴某从传销窝点解救出来,并当场驱散传销人员10人。截至记者发稿时,杨健已经与女朋友吴某一同踏上了返回湖北的列车。

  宣传打击传销活动

  本报讯(记者王晓燕通讯员刘智丽)为有效打击传销违法犯罪,防止传销长期聚集和不断反复,避免群众上当受骗。9日上午,九原区相关部门在麻池镇景富小区开展了一次声势浩大的主题为“禁止传销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的大型宣传咨询活动。(记者 黄韵 实习生 庞海涛)

[责任编辑 刘宇峰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