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刚刚下山,在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乌兰哈达苏木阿来乌苏嘎查庙沟浩特,十几个蒙古包就热闹起来。在村支书吉林太家,挂着各地牌照的汽车停了一院。两个包里坐满了慕名而来的游客。吉林太说:“现在已进入淡季了,游客不算太多。整个夏天每天都来80多人,3个多月我这儿就接待了万余人,最远的游客来自日本。”
说起庙沟兴起的“牧家游”,吉林太最有发言权。由于阿来乌苏嘎查常年干旱,牧民们光靠养牛养羊实在难以维持生活,吉林太借助靠近208国道和乌科公路的交通优势,以及分布在全苏木境内的多座死火山群的自然优势,2006年他带领嘎查的3户牧民开始经营“牧家游”。
原汁原味的牧家生活、绿色健康的蒙古族美食、苍茫辽阔的草原风情,特别是状似富士山的3号火山渣堆遗址,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嘎查很快就火起来。“我的客人不少成了回头客!”吉林太说,前年北京的一位姓郭的游客来过后对这里念念不忘,今年夏天又带着全家老小再次光顾庙沟。他们来了兴致勃勃地爬火山、骑马,品尝了手把肉,玩得很尽兴。
5年过去了,吉林太已经拥有了6个蒙古包、340只羊、15头奶牛的家业,为游客提供的所有传统蒙古族美食如奶渣、奶饼、奶豆腐、炒米、黄油、蒙古果条、血肠、手把羊肉、风干牛肉等全由自家制作。同时,又有3户牧民加入到了特色牧家游的行列,使阿来乌苏的牧家游初具规模。他们的年收入少则七八万,多则20多万元。
在庙沟,记者巧遇乌兰哈达的苏木长李琪峰正带着自治区设计院的设计师进行勘测。李琪峰说:“去年嘎查已被列为自治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项目,三年共拨款300来万,我们将捆绑起来打造一个全新的牧家游。到明年7月,在保留原有蒙古包的基础上,将为每家牧户在原住址上建成120平米的特色住房,每户牧民只需自筹3万元,其余的28万均由政府财政补贴;还要修建340平米的文化展厅,介绍当地的北炼丹炉火山渣堆遗址和庙沟文化。此外,已开始探测火山温泉,计划建成火山温泉疗养中心,并配合天鹅湖修建大型滑雪场。到那时,紧邻208国道的乌兰哈达苏木阿来乌苏嘎查将建成以牧家游为核心,北有蒙古大营、西有千年古榆树、东有天鹅湖、周边散布火山等独特景观的特色旅游新牧区。”(记者赵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