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娱乐新闻 > 电视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广电总局限娱令动真格 娱乐节目将迎来新拐点
内蒙古新闻网  11-09-20 10:35 打印本页 来源: 搜狐网  
 
  今年5月,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表示,要遏制过度娱乐化的倾向,对娱乐类节目要实行总量控制。6月下旬,网友“舞美师”在微博中爆出猛料:“广电总局要求各地方卫视从7月起,在17时至22时之间,娱乐节目每周播出不得超过三次。”8月9日,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表示,防止频道过度娱乐化,广电总局在制定广播电视的评价标准。

  情感节目要整顿

  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影视频道反映百姓日常生活状态的《情感密码》栏目也被判定违规。广电总局在通报中指出该节目“雇用群众演员表演,用夸张的表演手法肆意渲染家庭矛盾,刻意放大扭曲的伦理道德观。”据查,在已播出的该栏目中,还有多期类似节目作假,频道自通报起暂停播出30天。同时广电总局也要求清查所有同类(情感类)节目,主动纠正各类违规行为,坚决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目前全国收视率靠前的上星频道,这类以讲故事为主的情感节目几乎已“消失”,江苏卫视《人间》在7月前已暂停播出,而今年4月,贵州卫视《人生》栏目放大个人隐私和社会的阴暗面,缺乏同情心,则被国家广电总局要求永久性停播。

  近日,传得沸沸扬扬的限娱令终于尘埃落定,湖南卫视新闻发言人李浩在“快女”答谢会现场证实,因超时等原因,国家广电总局日前已经通报,停止湖南卫视2012年举办群众参与的选拔类电视活动。广电总局近年多次出手,如叫停谍战片和案情剧、整顿相亲节目等,网友们对此反应不一,喜欢的观众表示生气,也有不少网友反对“脑残,恶俗,疯狂炒作,骗钱,山寨,雷人”的节目,对此次“限娱令”拍手称快。

  声音

  2011《快乐女声》一再违规超时遭封杀,并牵连到另外两档王牌节目《快乐大本营》和《天天向上》。广电总局日前已通报,停止湖南卫视2012年举办群众参与的选拔类电视活动。

  其实自快女引爆选秀节目后,广电总局对省级卫视热播选秀类节目就做出多番限制,如不能在晚黄金档7:30—10:30播出,总时长不能超过90分钟;不允许设置短信投票获取奖品等。但其他几家拥有选秀类节目的卫视似乎并没有受到明显影响,节目组纷纷都表示,只要不违规,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学教授展江:广电总局肯定考虑了商业因素,希望维护央视节目的竞争利益。

  网友“ bainiandugu1988”:为什么限制芒果卫视的娱乐选秀,而没有限制其他卫视的选秀节目?主要还是因为芒果做得太过分,为了收视率把广电总局的规定扔在一边。我对这种选秀节目抱怀疑态度,内幕交易太多,我们搞不清楚。用韩红的一句话:唱歌就唱歌,不要编那么多故事。

  港台主持人被限制

  对娱乐节目的“紧箍咒”还对准了在内地“淘金”的港台地区主持人,规定港台籍主持人只能以嘉宾主持的形式出现在节目中,连续主持不得超过三期,而且两个港台主持人不能同台主持一档节目,并明令吴宗宪、蔡康永、小S、黄安等主持人不得再在内地担任节目主持人,同时,对一台节目上日韩艺人的人数也做了严格规定。

  限制之下,娱乐节目是否将迎来拐点?据了解,在唯收视率论的指挥棒下,各地方卫视什么节目收视率高就一窝蜂做什么,游戏节目“死了”上选秀节目,选秀节目“死了”再上相亲节目……有的甚至直接奔“低俗”而去。而一些有内涵、有深度的文化节目,却因头几期收视率不高就被“腰斩”,失去了培育受众的机会。即便苦苦挣扎求存的讲坛类、读书类栏目,也大多被安排在深夜等非黄金档时段。如今面对限娱令,各卫视纷纷开始探索一条娱乐和文化“嫁接”的新路。

  网友们也表示,虽然电视节目喜欢看轻松、欢乐的,但并不表示大多数人都喜欢低俗的。既给观众带来欢笑和轻松,又能从中得到教益,这样的娱乐节目才是大家都喜欢的。(记者 刘畅)

  声音

  网友“ vintonlius ”:这类的节目早该封杀了,不光这些,那些征婚的也应该封杀的。

  也有网友认为不应该叫停情感类节目,网友“yuyu”表示只要是对大众有一些心理上的帮助作用就应该办下去。

  更多网友则表示在对一些违规节目作出限制的同时,对另外一些同样违规的节目却没有反应,在同一标准杠杆上的评价却存在着差别待遇。

[责任编辑 雒扬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