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观点PK台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十一假期成婚礼黄金周 主力军80后称礼金随不起
内蒙古新闻网  11-09-22 15:07 打印本页 来源: 北京日报  
 

  “国庆黄金周都成了结婚黄金周了。今年‘十一’有三个关系很好的同学都结婚,看来这两个月的实习费又白挣了。”研二学生小潘说。临近国庆假期,结婚潮也悄然而至,婚礼份子钱成为很多人挥之不去的话题。而进入适婚年龄的80后成了结婚随礼的主力军,大多感慨“礼金随不起”。

  像小潘这样的不在少数。为了凑够份子钱,或节衣缩食,或去多找几份家教,有的不得不向同学借钱,或求助于父母。相比研究生,博士生面临的礼金压力更大。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读博的张同学告诉记者:“像我们读博的,同学基本都到了适婚年龄,结婚的一个接一个,几份礼金对他们工作几年的不算什么,可我们真得硬撑着。”

  在中关村一家网络公司工作的刘小姐说:“几个婚礼一去,银行卡就得透支了。”

  “礼金数额一路看涨,真让人吃不消。”在永安里一家公关公司工作的王小姐表示,大学毕业四年,每个国庆都收到不少请柬,礼金从200元涨到600元。“真怀念我爸妈结婚那会儿,送个暖壶、床单啥的,不也挺好吗?”她说。

  和患上“礼金恐惧症”的年轻人不同,有些“80后”则轻松许多。他们同好友约定,会参加好友婚礼,但是礼金都不用付了。一位在外企工作的“80后”对记者表示,“你送我,我再送你,还得算好中间通货膨胀的差价,何苦呢?干脆谁也别给,省得折腾。”

  有学者对此表示,这种朴素、利人利己的婚礼新观念值得倡导。(实习记者高玉)

[责任编辑 王雅静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