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观点PK台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城市规划“以车为本”将带来恶果
内蒙古新闻网  11-09-22 15:25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规划必须“以人为本”,这是城市交通规划之本。可现实却是,很多城市规划正在不自觉地“以车为本”,而忽视“以人为本”。在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专家们指出了全国很多城市普遍存在的规划误区。(9月21日《南京日报》)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像今天的中国一样,越来越多的汽车被投入交通,城市濒于瘫痪,污染日渐严重。比如,洛杉矶是第一个让城市规划适应小汽车发展的城市,城市用地的1/3给了交通发展,但仍然是全世界交通最拥堵的城市,也是肥胖症心脏病发病率较高的城市。

  遗憾的是,洛杉矶的错误在国内很多城市正在不断重现。很多城市喜欢建设高架桥,那些高架桥只让汽车通行,自行车、行人都无法使用。城市的空气污染80%来自于机动车尾气,而环保节能的出行方式却得不到保障。

  即使许多城市规划是“以车为本”,但越来越多的人仍然感到:开车出行不方便、没有地方停、停车越来越昂贵,路面状况糟糕,拥堵越来越厉害,以至于寸步难行,越来越难以带来愉快的体验。交通拥堵已经从超大城市扩散到一般城市,从沿海扩散到内地。此外,当前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攀升到很高水平,严重威胁到国家安全。种种迹象表明,如果任由汽车无序膨胀,会威胁到中国的未来。

  世界著名城市思想家彼得·卡尔索普提出了一种“新城市主义”主张,其核心思想强调让职业、居住、商业、社会服务等公共功能更加集中,以区域性交通站点为中心,取代汽车在城市中的主导地位。

  具体而言,城市街区规模要小,同时要有细密的道路网络、便捷的公交、必要的非机动车专用道,绿地公园和公共建筑要集中。有了这些,人们步行或骑自行车出门,大约几百米就可以抵达公共设施,并且穿行在公园、绿地之间,没有尾气污秽,更体现以人为本。

  此外,土地需混合开发。不能再依靠大量的卫星城,把人们的居住转移出去,放在离上班地点很远的地方,每天来回奔波折腾。

  中国曾经是传统的自行车大国,一旦城市的交通结构变成以小汽车出行为主,再让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就晚了。对于城市的管理者来说,一定要借鉴发达国家已摸索出来的先进治理模式,避免其曾经走过的弯路,不能任由机动车迅猛发展。(耿海军)

[责任编辑 王雅静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