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娱乐新闻 > 电影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辛亥革命》全国上映 导演赞“胡歌能武、成龙能文”
内蒙古新闻网  11-09-23 16:03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网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911年10月10日那个秋风冷雨的夜晚,武昌城一声枪响,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那年,正值辛亥。为了献礼辛亥革命100周年,由成龙担任总导演,张黎执导,汇集了70多位明星出演的影片《辛亥革命》从今天(23日)开始在全国上映。

电影《辛亥革命》海报

  胡歌的武、成龙的文

  电影《辛亥革命》以血染黄花岗、武昌城首义、阳夏保卫战、创建共和制四个篇章展开剧情,讲述了维新变法失败后,孙中山、黄兴等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故事。看过影片首映的观众小房说:有亮点,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是他看过这部影片后的整体感受。

  小房:我觉得最大的亮点还是陈冲饰演的隆裕太后,和孙淳饰演的袁世凯。相对来说,这两个人物可能是比较反面,我觉得反面的人物更加出彩,他们两个人演得还是栩栩如生的。我个人遗憾最大的是电影里还是相对缺乏民间社会的参与,尤其是当时立宪派和其他各省,以及老百姓对革命究竟是怎么来看的,电影全是帝王将相在发挥作用,我觉得还是不够丰满。

  可以说,电影吸引观众眼球的,除了“辛亥革命”这一题材外,还有以成龙、赵文瑄、李冰冰为首的强大的阵容。而曾经拍摄过《走向共和》、《人间正道是沧桑》等民国戏的导演张黎,在谈到本片的演员表演时表示,胡歌的硬汉形象和成龙的文戏,都称得上是本片的亮点:

  张黎:这次很多明星出演,当时我们请他们来讨论角色,其实更多的不是看他们的名气,真的是看他们的能力。里面目前呈现的感觉,就是每一位演员完成角色都完成得特别结实。胡歌饰演的林觉民,就我对他的了解,他以前从未演过这些戏,他这次能演那么一个硬的革命者,对他来说,包括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惊喜。

  第二就是成龙,他这次认真开始琢磨文戏,琢磨人物,他的呈现也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

  明星在历史片中不可或缺?

  值得一提的是,从15年前在电影《宋家王朝》中饰演孙中山之后,台湾演员赵文瑄已前后5次扮演这一角色。而此次在《辛亥革命》中再次饰演孙中山,赵文瑄表示,这是他“演得最像的一次”。在电影的首映式上,赵文瑄用一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这部影片的情感。

  赵文瑄:革命就是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时候,在任何人的心里,永远都不再惧怕列强,不再有皇权、封建,是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就是革命的意义。

  不难看出,《辛亥革命》继续延续了《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影片的明星战略,而历史题材的影片中,大牌明星真的不可或缺吗?电影频道影评人郭刚:

  郭刚:因为现在的观众跟以前不太一样了,他们更愿意看到明星,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叙事真的只有依靠那么多的明星才能去完成吗?从商业角度考量,我们确实可以用好多明星把观众拉进电影院,实际上我们也是在利用观众膜拜明星的心理,但是他们跟我们真正想去讲述历史的那样一个心态能有多大的契合?现在还真的不好说。

  制片方在营销战略上颇下功夫,其中,影片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宣传语是“从此,中国没有皇帝”,到了北美,就主打“成龙第100部电影”。而在中国内地,《辛亥革命》的宣传语则是:“战火激情,血色浪漫”,影片在辛亥革命的洪大场景下,表现了成龙饰演的黄兴和李冰冰饰演的许宗汉的爱情故事。而在电影频道影评人郭刚看来,爱情故事也似乎成为了这个年代,历史题材影片不可或缺的元素。

  郭刚:普通观众更愿意看到这种悲欢离合人的缠绵爱情,而且我觉得就是在那样一个大的历史环境和背景下,也一定会有人的这种悲欢离合。但是如果我们去描述一段历史的时候,我们没有对这个历史得出一个深刻的结论,而我们只是改变了视角的话,实际上我们并没有提供更多的新的观点。

  然而,费尽心机的营销未必带来电影的大卖,谈到对《辛亥革命》的票房表现时,导演张黎显得不是那么自信。

  张黎:这是我最怕回答的一个问题,从心里面我希望越多越好,但是票房没出来之前,这个我一直是挺忐忑的,特别衷心希望我们的观众先去看,然后再喜欢。

[责任编辑 雒扬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