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东北部的满都宝力格边防派出所,坚持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人民满意为目标,忠实履行社会责任,确保辖区的和谐稳定发展。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2次,被共青团中央、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系统青年文明号”,被公安部边防局评为先进党支部、公安边防部队基层建设标兵单位。
从1998年开始,针对辖区因通讯交通条件落后造成的接处警不及时、内盗外赶牲畜案件频发、群众满意率相对低的被动局面,该所官兵从提高社会治安管控能力着手,通过在重点地段组建超短波通讯网络,长期扎包设点下派警力,构建起边境牧区治安防控的“天网”,有效遏制了盗畜案件频发的态势。
“你可别小看了当年这个‘毡房警务室’,我们牧民最痛恨的盗马贼可没少在这儿栽跟头,这都是派出所的功劳啊!”67岁的陶森淖尔嘎查牧民劳布僧到现在仍然津津乐道。原来,边境地区的盗马贼出没不定,民警经常要蹲点设伏。时间长了,牧民们心疼这些风餐露宿的年轻人,便为他们搭起了一座小毡房,依托这个“毡房警务室”,使一度高发的盗畜案件得到有效遏制。
“我是东乌旗抗灾指挥部,省道303线满都宝力格镇辖区段内多处道路出现雪堵,有车辆人员被困,请你们迅速组织抢通救援!”今年1月26日凌晨1时许,所里接到灾情报警电话后,教导员刘勇全带领民警肩扛铁锹迅速赶往雪堵路段。此时,承担着运输救灾物资任务的省道303线100多米道路被大雪阻断,60多辆车被困在积雪中无法前行,此刻,低洼处的积雪最深达1米多,风力近10级,能见度不足5米。官兵们奋力铲除路面积雪,4个多小时后,当道路畅通后,司机们纷纷按响喇叭向民警致意。
近3年来,该所官兵倾情服务辖区群众,做出了无数令人称道的好事。他们参加抢险救灾20余次,先后资助7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为困难群众捐款3万余元,帮助8户牧民走上脱贫致富道路,救助群众106人,找回走失牲畜18000余头(只),疏通道路600多公里,挽回经济损失1200余万元。
全国公安边防部队实施爱民固边战略以来,该所党支部带领全体官兵以爱民固边模范村创建为抓手,着力推动和谐辖区建设。在满都宝力格镇、边防派出所的组织下,辖区每年都要开展蒙古象棋、赛马、摔跤等各类比赛活动不少于10次,特别是“苏力德”马文化节、“莫日根杯”蒙古象棋比赛等主题文体活动已成为东乌旗文体局重点协助项目。“从2007年以来,派出所通过抓治安、改善民风、促进发展,刑事、治安案件逐年减少,牧民们的文化、道德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满都宝力格镇党委书记斯琴图满意地说。(记者 江新辉 通讯员 康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