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开放转型、创业富民”的总体要求,扎鲁特旗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弱势群体”的工作理念,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为民服务工作网络,加速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使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幸福生活指数越来越高。
坚持面向群众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今年年初,一张投资7亿元的“十项民生实事”清单,亮在该旗群众面前。这张清单包括了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乡社区建设、文化惠民工程等十件利民实事,涵盖了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城乡教育、农村公路等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并明确了完成时限和责任人。如今,一年的时间已过半,在该旗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在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这十项民生工程都如期或超速进行着,成果丰硕。
坚持面向群众,更要让群众富裕起来。该旗不断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搭建创业平台,搞好创业服务,激发全民创业的激情和活力,帮助群众增收致富。通过落实再就业小额贷款政策、发放“4050”人员补贴、实施“零就业家庭援助”计划、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一系列举措,该旗已实现就业再就业5212人,发放各类就业扶持贷款1亿元。目前,全旗已举办创业培训班93期,共有1888人接受培训,其中1856人成功创业;建设创业基地11处、创业园区1处,安置就业人员5000余人。
坚持面向基层实现服务零距离
在香山农场综合服务大厅内,社会综治、民政优抚、计划生育、信访调解等办事窗口一字排开,各种服务事项一目了然。前来办事的村民进进出出,工作人员熟练地为他们办理各种业务。提起服务大厅,前来办事的七分场村民玉山竖起大拇指说:“有了便民服务大厅,我们办事方便多了。”
为搭建上下互通、左右衔接的便民服务网络,畅通为民服务“绿色通道”,该旗着力构建“以旗行政服务中心为龙头,以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为主体,以村居(社区)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室为基础”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群众想办什么事,只需提供完整的证件、材料,其它手续均由工作人员代为办理,最大限度地方便了普通群众,实现了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全旗各镇村共组建“为民服务中心(点)”237个,确定“代办员”570名,累计为群众办理各类服务事项6000多件,办结率达96%以上。
坚持面向弱势群体实现社会公平
“我每年都能领到1200元的低保金,这些钱足够我平时零花的,这样也可以给孩子们减轻不少负担,现在的政策真是好啊!”鲁北镇宝楞村的赵大妈感慨地说。
近年来,该旗持续推动低保提标扩面工作,建立完善的政府救济、社会捐助、群众互助相结合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了社会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今年,该旗将城镇低保补助标准人均每月提高40元,月人均补助260元;将农村牧区补助水平每人每年提高300元,年人均补助1200元。2006年以来,该旗先后投资540万元,建设了7所敬老院,现在院供养250人,集中供养率达16%。全旗现有五保供养对象1586人。同时,建立孤残儿童认定和发证工作机制,对分散供养的61名孤残儿童每人每月补助500元。去年以来,该旗投入2500万元,新建廉租房15000平方米,使近400户贫困家庭住上了“小洋楼”;投入1500万元,对1000户危土房进行了全面改造;积极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严格执行工资保证金制度,使农民工劳务纠纷协调解决满意率达到98%。(记者白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