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多措并举 呼和浩特保障居民温暖过冬
内蒙古新闻网  11-10-12 09:06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距离供暖期越来越近,供热再次成为市民关注的热门话题。居民家中冷暖与供热单位息息相关,供热前夕,记者分别走访相关部门,就2011~2012年度备暖情况进行采访调查……

  集中供热率达81.8%

  每到供暖期,对家住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东影北街的电机小区7号宿舍楼的居民来说都是很难捱的,因为他们出门穿棉衣,进门不敢脱。不过说起今年冬季的供热问题,这里的居民脸上都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因为大家不再因为暖气不热,家里太冷而发愁了。小区居民张大爷说:“前几年,冬天的时候家里冷啊,真是受不了!不过,今年在政府的帮助和协调下,我们这栋楼的供热问题得到解决了,今年冬天在家终于不用穿棉衣了。”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电机小区7号宿舍楼原来由中房供暖公司电机小区锅炉房供热,后来双方因费用产生纠纷,中房供暖公司停止了对该栋宿舍楼供热。呼和浩特市供热办接到居民的上访投诉信件后,立刻与接管供热单位呼和浩特富泰热力股份有限公司联系,并于今年8月2日召开会议协调解决相关事宜。经过多方协调,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电机小区7号宿舍楼热源接入点由呼和浩特富泰热力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接入,接入热源所产生的费用和二次环形管网更换费用由用户承担。至此,电机小区7号宿舍楼多年未解决的供热问题终于得到了有效解决。

  据了解,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总供热面积7555万平方米,其中集中供热面积6469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率81.8%。大小燃煤锅炉房约360座。今年对二次供热管网进行更新改造,现已完成管网更新改造69.6公里,涉及26座锅炉房,完成投资2784万元。

  改造后管网使用年限延长

  呼和浩特富泰热力股份有限公司现负责呼和浩特地区一期热力工程,主管网从呼和浩特市电厂向东,沿新华大街一直到原内蒙古博物馆,管网总长度7.2公里,该管网于1987年建成并投入运行。按照当初设计要求,该管网使用年限为20年,至今却已运行24年,属超期服役。目前管网漏损严重,严重影响到供热质量,致使该管网供热区域内供热质量不高,尤其是管网末端的内蒙古政府宿舍、车站东街等区域供热质量更差,用户反映强烈,存在不稳定隐患。

  为了彻底改善管网末端用户的供热质量,从2007年开始,呼和浩特富泰热力股份有限公司陆续对文化宫街路口以西的新华西街部分地段进行了管网改换,文化宫街路口以东至迎宾路路口的新华大街路段由于处在呼和浩特市区繁华地带,属交通要道,一直没有机会进行管网改造。今年,呼和浩特市进行大规模道路改造和地下管网建设,经过呼和浩特市政府批准,该公司对文化宫街路口以东至迎宾路路口以西的新华大街约1公里路段的管网进行更换,同时还将对迎宾北路约800米路段和巴彦路路口以西至等路段的1.1公里管网进行改造。

  6月20日~7月15日,呼和浩特富泰热力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了新型材料、新技术,对新华大街部分路段热力一期供热主管网进行更换。改造后的管网使用年限在30~50年,届时主管网供热的380万平方米范围内的用户家中温度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热源建设相对滞后

  随着我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面貌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越来越多的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但是由于一些城市热源建设相对滞后,造成了城市热源紧张。其中,呼和浩特市的热源紧张问题也成为焦点之一。

  呼和浩特市公用事业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李贵民告诉记者:“总体来说,呼和浩特市的供热形势是一年好过一年,但是今年的总体形势要比去年相对严峻。随着呼和浩特经济快速发展,一栋栋住宅楼拔地而起,而我们的热源建设相对滞后,这势必造成城市的热源紧张。另外,现在全市有一半的二次管网老化严重,超期服役,跑冒滴漏十分严重。近年来,市政府也加大了投资力度,但是还没有全部改造完成。”

  当谈到供热企业生产经营的现状时,李贵民说:“现在煤炭价格居高不下,以2008年煤炭每5000大卡500元计算的话,供热成本是每月每平方米5.18元,而目前向居民收取的每月每平方米的供热价格是3.68元。2008年以后,煤炭价格更居高不下,现在的供热企业都是成本倒挂。供热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压力都特别大。”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刘宇峰 ]

少先队千人鼓号大赛
河套灌区玉米喜获...
寒露到 雾来报
火红的日子过起来
额济纳金秋胡杨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塞北秋收忙
乔布斯死因公布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