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驶离崭新的柏油马路,再沿弯弯曲曲的草原便道行驶10多公里,巴拉吉尼玛家的三间砖瓦平房便在晨光中投来版画似的剪影。尽管沙土道路有些颠簸,但金色地毯般的草原,引人心绪舒展;车窗外,一人多高的灌木丛不时划过,野草芳香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巴拉吉尼玛是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吉仁高勒镇阿拉塔图嘎查牧民,今年49岁。家有4口人,女儿去年大学毕业当了老师,23岁的儿子开农用车跑运输,他与妻子在家饲养牛羊。
“同样的草场,不一样的效益。”谈到禁牧前后的境况,巴拉吉尼玛算起细账――自家3150亩草场,原先养着400多只羊、50多头牛。“牲畜多了,草就长不好;草不好,牛羊就没有膘、卖不上好价钱。”前些年一只羔羊才卖200多元,每年卖150只左右,收入3万多元。
“收入少,人们就使劲扩大养殖数量;畜群减不了,草场生态难以好转。”巴拉吉尼玛说,如今国家政策让牧民摆脱了草畜矛盾恶性循环的羁绊。2010年开始,国家为牧民发放生态奖补金,倡导人们进行阶段性禁牧,每亩草场补贴5元,他家迅速将牲畜减为100只羊、20头牛,建了标准化牛棚、羊圈饲养牲畜。“牛羊少了,草就疯长。”他说,“以前八九个月大的羊羔不到20斤,现在能长到30多斤。”今年7月份他卖100只羔羊时,每只均价在700元以上,收入7万多元,是过去的两倍。
更让巴拉吉尼玛欣喜的是,今年,他家的禁牧草场打了4万多公斤饲草,已储备好了牛羊过冬草料。他指着门前小山一样的草堆乐呵呵地说,以前放牧的时候,牧草只有几寸高,根本不能割;现在一尺多高,用打草机进去割,省了2万多元的买草费用,加上3000多亩草场的1.5万元禁牧奖补金,今年,家里的牧业收入能达10万元。
巴拉吉尼玛坦言,收入大增,与今年是近10年来雨水最好的一年以及肉价上涨有关。但是,“牧民普遍养羊少了,肉的品质提高了,价格自然就上来了。”他认为,这是一种良性循环的迹象,最终受益的是整个草原生态。
记者了解到,巴拉吉尼玛家的情况,是内蒙古新一轮禁牧政策实施的一个缩影--为期5年的阶段性禁牧政策推行以来,人们纷纷卖牛卖羊,减少牲畜,实现草畜平衡。
秋高气爽,艳阳高照。眼下,内蒙古大草原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一捆捆打好的牧草在金黄色的草原上闪闪发光,一辆辆拉草车往返在笔直的柏油马路上;许多牧民定居点在召开村民大会,人们喜笑颜开地领取禁牧奖补金,商讨下一步的牧业转型之路。人们已深深认识到,只有牲畜减少,牧草才能长好;赖以生存的草原得到充分的休养生息,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才有希望。不少牧民表示,内蒙古是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一定要算好“生态账”。(记者贾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