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满洲里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满洲里市与北京石景山区俄罗斯赤塔市缔结友好城市
内蒙古新闻网  11-10-13 10:41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满洲里  
 

  ●两国三地开创中俄合作新模式

  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深具创造性的两国三地友好交流与合作协议于10月10日在北京签署。签署三方分别为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北京市石景山区、俄罗斯赤塔市。三方共同缔结友好城市,并在下一步工作中加强两国三地间经贸、旅游、人文、科技等诸多领域友好交流与合作。

  三方在友好的氛围中进行了会谈,表达了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的迫切愿望。北京市石景山区区委书记荣华介绍了北京市石景山区区情。她表示,满洲里市与赤塔市在多个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石景山区愿与满洲里市和赤塔市一道,深入推进三方友好关系,共同打造合作交流的示范平台,谱写新篇章,共同发展,实现多赢。

  赤塔市市长米哈廖夫介绍了赤塔市市情,他认为,三方合作的机遇得天独厚,合作基础优势互补,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大家的努力,一定能把两国三地的合作交流提升到更高水平。

  满洲里市委书记吴浩峰指出,2011年是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5周年,也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两国经过多年的友好合作已经在各方面具备了坚实的互信基础、完备的合作机制和丰富的战略内涵。他分别从两国层面、两国市区层面和三地层面分析强调,此次签约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他指出,这是全面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深入贯彻《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条约》和中俄两国总理会晤精神的一次创新尝试,是推动北京、内蒙古自治区对外开放战略升级的切实需要,是巩固并发展彼此经贸、文化、教育等多领域交流与合作的积极创举,有利于增强中俄地方间交往、增进两国三地人民友谊,其必将打造中俄地方友好交往与合作的成功典范。

  在介绍了满洲里市情后,吴浩峰针对两国三地下一步开展务实合作与交流提出五点建议:一是要建立两国三地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加强两国三地政府间的互访与联系,建立两国三地政府领导定期会晤机制,成立两国三地交流与合作联合工作组,负责每年两国三地间合作交流互访活动的策划、安排和推动。二是要加强经贸领域的合作。通过项目投资推介会、产品展销会等活动,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积极发展和扩大两国三地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探讨投资方面的合作事宜。三是要加强旅游领域的合作。2012年和2013年分别是俄罗斯的“中国旅游年”和中国的“俄罗斯旅游年”,在这一框架下,举办多领域、多层次、内容丰富的活动,策划一些旅游线路,共同开拓两国三地间的旅游客源市场;依托满洲里市既有的中俄蒙国际旅游节、冰雪节、美食节、中俄蒙三国选美大赛等良好平台,进一步扩大两国三地间的合作交流。四是要加强人文领域的合作。特别是教育方面,通过互派留学生等进一步加强两国三地院校间的合作交流;同时在体育、医疗等多领域建立友好的交流机制。五是要加强科技领域的合作。提升中俄两国科研技术的转化,促进两国三地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吴浩峰书记的建议得到北京市石景山区、俄罗斯赤塔市的一致赞同,并推举满洲里市牵头成立联合工作组,尽快推进各项合作与交流工作有效实施。

  北京市石景山区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夏林茂,满洲里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李才,俄罗斯赤塔市市长米哈廖夫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俄罗斯联邦后贝加尔边疆区赤塔市开展两国三地友好交流与合作协议》。

[责任编辑 魏佩 ]

丰收的喜悦
少先队千人鼓号大赛
河套灌区玉米喜获...
寒露到 雾来报
火红的日子过起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塞北秋收忙
乔布斯死因公布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