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测谎仪助民警破案 嫌疑人不得已现形
 

  利用心理测试排除无辜人员 测谎技术在多领域得到应用

  “心理测试对案件本身而言最大的贡献,除了在测试中认定犯罪嫌疑人,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心理测试来排除与案件无关的人员,也就是无辜者,因为在侦查案件的过程中,一些怀疑对象或嫌疑人往往通过大量的排查也无法认定,使得侦查陷入僵局。我们利用心理测试技术对这些嫌疑对象逐一进行测试,从而能把无辜者从嫌疑人群中排除掉,这样,我们的侦查才能向有利于破案的方向发展,从而发现真正的犯罪分子。”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技术中心照相室副主任、刑事照录像工程师、心理测试工程师宋志成用心理测试参与了上千起案件,除了直接测试认定了100余起案件以外,还大量地应用心理测试技术对各起案件的嫌疑人做了排除工作。几年来,经宋志成心理测试排除掉的嫌疑人就达1000余人。

  据了解,2004年,公安部正式将心理测试技术列入刑事科学技术序列,心理测试作为一门新兴的高科技技术,在侦查破案中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心理测试技术在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军队保卫、国家安全、医疗、保险等各项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按照公安部的要求,2007年,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设立了心理测试专业,成立了心理测试室,投资13万余元购置了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心理生理测试仪1套,2011年又更新升级了AG-7型心理生理测试仪。(记者刘春芳 崔宏丽)

一家之言

  要辩证看待测谎的“废”与“立”

  虽然测谎技术不断发展,但测谎结论的证据资格一直不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承认。最高人民检察院在1999年9月《关于CPS多道心理测试鉴定结论能否作为诉讼证据使用问题的批复》中明确规定测谎结论不能作为证据使用,这样就排除了测谎结论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资格。但近年来,测谎在我国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们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排除了测谎结论的证据能力,是否就意味着测谎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了?笔者认为应当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

  在刑事诉讼中,测谎在职权主义侦查模式里找到了它的角色定位。作为一项特殊侦查措施,在征得犯罪嫌疑人同意的前提下使用测谎技术,就目前的刑事证据规定来看,并没有太大的障碍。在侦查实践中,有经验的测谎人员通过测谎可以缩小侦查方向、搜寻犯罪证据,为侦查决策提供参考,甚至能通过测谎突破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线。但测谎在侦查实践中的应用必须贯彻“无罪推定”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这样才能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权利,避免“以测代侦”。

  在民事诉讼中,测谎的应用问题要复杂很多。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或证人的陈述是法定证据形式之一,只要来源可靠、手段合法,可以直接呈于法官面前,成为法官自由心证的证据来源。根据自由心证原则,法官在基于证据进行事实认定时,在证据方法的选择和证明能力的评价问题上进行自由判断,法律不作限制。因此,当测谎作为辅助手段审查言词证据时,是否有代替法官自由心证之嫌?法官在庭审中面对测谎结论时,该如何取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3条明确规定,当证据的证明力无法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时,法院应当依据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作出裁判。因此,测谎结论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原告、被告双方的举证责任分配态势,而仅能起到参考和对现有的言词证据有限补强的作用。在原告、被告举证手段十分有限、双方协商进行测谎并合意认可测谎结论所认定的相关待证事实的情况下,可以促成双方调解或达成和解。这在当事人证据意识薄弱、举证能力有限的现实条件下,有利于化解矛盾、减轻审判压力,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对于法官直接据此作出裁决的,仍须持谨慎态度。(管晓东谭树)

[责任编辑 魏佩 ]

丰收的喜悦
少先队千人鼓号大赛
河套灌区玉米喜获...
寒露到 雾来报
火红的日子过起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塞北秋收忙
乔布斯死因公布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