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特色旅游助推呼市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内蒙古新闻网  11-10-18 16:10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更加突出城市的草原特色、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近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视察组,对全市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视察。

  记者随视察组来到土左旗哈素海旅游景区,看到过去散落在景区里面的餐馆已经被拆除,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的专家正带领10多位学生对恢复草场进行专题实验、研究。由内蒙古敕勒川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45亿元,正在规划建设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商务会议、观光娱乐、康体养生等为一体的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

  随后,视察组来到位于新城区通道北路62号的固伦恪靖公主府,这里是康熙皇帝六女儿恪靖公主下嫁漠北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多布多尔济后所建府邸,是国内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公主府,是研究清朝满蒙联姻国策,少数民族历史风俗、古代建筑艺术重要的文化载体。

  视察组走进新城区香岛农家乐时,大棚里春意盎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紫色的蝴蝶兰竞相绽放、黑色品种的西红柿挂满枝头、鲜嫩的黄瓜顶花带刺、一棚棚有机蔬菜长势喜人。

  “十二五”期间我市要全面启动休闲度假城市建设,把呼和浩特建设成为具有鲜明草原文化特色的中国北方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现在,我市正全力打造自治区最重要的“区域旅游中心”和西北地区旅游综合服务基地,全面建设三条精品旅游带,构建四大类型主题旅游功能区,用特色旅游助推我市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围绕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的目标,我市将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和改造,打造高档次、民族特色浓郁的景观大街;建设各具特色的城市主题公园;建成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的旅游项目,使城市的草原特色、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更加突出,自治区“区域旅游中心”的地位日益强化,成为全面展示自治区地域文化、民族风情的窗口,能够应对规模日益庞大的旅游群体在呼和浩特的旅游、食宿、集散等需求。

  转型升级大青山旅游带,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建设以哈素海旅游区、乌素图生态旅游度假区、太伟休闲度假区为主要节点,开发集商务、会议、奖励、康体、度假为主要内容的高端旅游产品,建设上规模、上档次、适合高消费群体需求的休闲度假旅游区,使大青山旅游带成为以京津环渤海地区为主要市场,中国北方重要的避暑休闲度假中心。

  夯实做大黄河民俗风情旅游带,形成民俗体验、沙漠娱乐新热点。依托黄河流经我市的资源优势,全面整合托县、清水河县、准格尔旗、万家寨水库旅游资源,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形成集蒙晋民俗体验、峡谷山水观光、沙漠风情娱乐为一体的新型旅游带。

  培育贯穿南北的历史文化黄金旅游带。以呼武公路、通道路、大南街、109、209国道为载体的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公主府—将军衙署—赛马场—大召—大盛魁文化产业园—昭君博物院—蒙牛工业园—盛乐博物馆—南山生态园—杀虎口是我市南北向的黄金旅游带。

  依托“离首都最近最美的草原都市”这一我市旅游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优势,大力开发草原观光旅游产品,使格根塔拉草原、希拉穆仁草原、辉腾希勒草原这三大草原成为来呼游客普遍满意的草原观光体验功能区。(记者刘丽)

[责任编辑 赵静 ]

草原深处的幼儿园
塞北秋收忙
丰收的喜悦
少先队千人鼓号大赛
河套灌区玉米喜获...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大青山雪景
最英俊国王大婚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