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体育新闻 > 国内足球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恒大欲申办2015世俱杯 知情人:已与足协沟通
内蒙古新闻网  11-10-19 10:24 打印本页 来源: 腾讯体育  
 

  “2011中超夺冠、2012剑指亚冠”——这是夺取中超冠军之后,广州恒大上下广为流传着的一句贺语。恒大上下很清楚,一个中超联赛奖杯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更渴望能在亚冠赛场称雄,从而走向世界、参加俱乐部层面最高水准的世界俱乐部锦标赛!

  就在昨天(18日),国际足联对外正式宣布:截至10月15日规定申办的最后期限,只有摩洛哥提出申办2013年、2014年两届世俱杯。先前曾有意的阿联酋、伊朗和南非均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正式提出申请。这也就意味着,摩洛哥最终主办这两届世俱杯的可能性很大。在看到这则消息时,想必很多人都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广州恒大志存高远,缘何不能代表中国去申办这项举世瞩目的高端赛事呢?

  按照国际足联有关规定,世俱杯赛一般连续两年在同一国家举行。自从日本方面和国际足联达成协议,将传统的丰田杯赛改成世俱杯赛之后,此项赛事已是公认世界最高水平的俱乐部赛事。2009年和2010年,阿联酋的阿布扎比成功主办,而日本将于今年和明年继续承办该赛事。如此背景之下,虽然赶不上2013年和2014年两届赛事,但恒大俱乐部完全可以联手广州足协,通过中国足协申办2015年和2016年两届世俱杯。

  2015年,正是恒大参加中超联赛的第五个年头,当初,俱乐部提出用五年时间打造成为亚洲最好的俱乐部,届时应是一个“节点”。如果用主办并参加世俱杯赛来为这个“节点”增添喜庆气氛,当属俱乐部历史上的又一个转折点和新起点。而且,恒大能否成为亚洲最好的俱乐部,除了努力争取亚冠联赛夺取冠军,在家门口和世界最强的俱乐部球队过招,可以让球队上下更好地体会什么才是“最好”、“最职业”,从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和标杆。

  单就广州地区而言,明年将迎来“同城德比”,广州足球或将迎来另一个发展高潮和良机。去年成功举办亚运会的羊城广州,更需要世俱杯赛这样的世界性大赛为城市的发展推波助澜!而且,当年女足世界杯之后,广州地区已有20多年未曾主办过世界性足球大赛了。首届女足世界杯赛的成功主办,为世界女足乃至中国女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果再承办世俱杯赛,无疑将为广州、广东乃至整个中国职业足球的发展再次起到积极作用。

  而对中国球迷而言,能在家门口欣赏到当今世界足坛最高水准的职业俱乐部和职业赛事,更是机遇难得。在中国足球整体依然低迷的情况下,广州恒大作为新崛起的一股势力,当以自己的方式为中国足球崛起做出更大贡献,这就是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相信恒大方面当以振兴中国足球为己任,主办世俱杯应说是一件多方获益、利大于弊的好事。

  之所以说恒大现在就该考虑提出申办,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摩洛哥拿到2013、2014两届世俱杯已无太多悬念,而且在申办问题上,国际足联也有着严格的规定。距离2015年世俱杯还有四年多时间,这也正好是恒大方面、广州方面乃至整个中国足球全面进行准备的四年。

  颇为巧合的是,昨天下午,当记者在与俱乐部高层谈及这个话题时,得到的说法是:他们已经在考虑了!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如果真的只能是在2015年主办,那也正好和恒大俱乐部当初所提出的五年规划相吻合,而且,他们已和中国足协乃至更高层面的领导进行过沟通,现在就是在等待最恰当的时机。“一方面,我们明年将第一次征战亚冠联赛,会是什么样,我们并不清楚,毕竟这方面没有什么经验。另一方面,如果要办,坦率地说,世俱杯对亚洲球队其实是不公平的,因为欧洲俱乐部没有欧盟球员的限制,更多是靠外援,而亚洲现在规定是‘3+1’,明显亚洲球队参加这样的比赛就是吃亏。所以,我们还是想再看看情况,更何况现在既然已经过了申办截止期,就索性再稍微等等看吧。”不过,以恒大本赛季展现出的实力和魄力,只要他们想做的,他们一定将全力以赴.(体坛周报记者 马德兴)

[责任编辑 雒扬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