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三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当今世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趋势更加明显,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更加注重通过文化产业、借助文化产品,输出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当今中国,现代文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风云际会,交锋交融,既为我国社会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也带来了从未有过的错综

  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可以说,当代中国再次处于迫切发挥文化先导作用的时期。在这种形势下,确立核心价值观,凝聚“兴国之魂”,奠定全民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促进全社会文化认同,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在当代中国,发展文化生产力和文化产业,首先应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我区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迅速。但不容否认,我区仍属欠发达地区,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一些不稳定因素还存

  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更具特殊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全区上下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和自治区部署,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巩固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中的作用,积累了不少好经验。分析这些经验,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实现由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的跨越,实现富民强区,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摆在首位、贯彻始终。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群众,引导他们深刻领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这是实现跨越和富民强区的理论支撑。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干部群众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最大限度把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这是实现跨越和富民强区的理想支撑。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这是实现跨越和富民强区的精神支撑。

  要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不断巩固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这是实现跨越和富民强区的道德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源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最终也要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只有进入人民生活、为人民所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永葆生命力。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强化实践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所有社会成员都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坚持从我做起、从具体工作做起,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氛围和局面。

[责任编辑 魏佩 ]

内蒙古大力发展规...
哈达道小学完成学...
从小爱科技
京剧进校园叫好又...
血液中心告急战士...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粮农晾晒忙
第70亿人降生菲律宾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