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娱乐新闻 > 明星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文章被封“中国第一小男人”
内蒙古新闻网  11-11-03 09:44 打印本页 来源: 搜狐娱乐  
 

文章被封“中国第一小男人”

  由滕华涛执导,文章、白百何联袂主演的“治愈系”电影《失恋33天》,即将于11月8日全国公映,领跑空前绝后的“圣-光棍节”档期。在本片中文章尽显“娘”“贱”本色,堪称登上“小男人”形象巅峰。小男人并不是指那个小,相对于传统的“大男人”而言,小男人们是一群务实、生活化的人,虽然身材不高大,但很疼女朋友,他们既是安全的港湾,也会撒娇耍赖惹人怜。在影视剧中,都市“小男人”们的形象已经越来越具体,比起来60后男人的事业小成,70后男人的开疆拓土,以文章为代表的80后男人身上那份自由不羁与家庭责任撞击产生的魅力,无疑更加迷人。

  文章:又娘又贱也是观众最爱

  不管是《奋斗》里的向南,《蜗居》里的小贝,《裸婚时代》里的刘易阳,还是《失恋33天》里的王小贱,无论是怂还是坏还是贱,共通的是,文章身上都透着一股子捂不住的小男人味儿。几部戏下来,文章对于“小男人”的演绎已经炉火纯青,无人能出其右。这个面貌清秀、身材瘦削的80后演员,在戏外谈得是不被人看好的相差9岁的姐弟恋,出乎所有人意料地早早的就结婚生女,婚后对家里的“马司令”百依百顺。文章幸福靠谱的婚姻生活令所有人都对他改观,原来80后老公也可以这么靠得住啊!文章以如花似玉的相貌和正当青春的年纪,却扛起了成熟男人的担当,也难怪在这么多“小男人”专业户里,只有他有资格自封“中国第一小男人”。

  黄海波:小男人性情小男人气概

  黄海波现在绝对是荧屏上最炙手可热的“小男人”之一。早在2002年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黄海波饰演的大儿子石林就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虽然跟老子对着干,但也疼老婆爱孩子。到了后来《春光灿烂猪八戒》,黄海波自毁形象出演猪八戒让不少观众都疯了:这演员是不想混了吗?再到《媳妇的美好时代》里的“小男人”余味,黄海波总算靠经济适用男形象扭转了事业,也彻底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定位:二十四孝好老公。黄海波不帅不酷,貌不惊人,但显然是当今社会的最佳伴侣之一。在生活中,黄海波也很像他演过的那些角色,“小男人”中透着大男人气概,“大男人”的本质又是个体贴温柔的小男人。

  廖凡:重情重义世间难寻的好男人

  廖凡第一次走入观众视野,是1998年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中老实巴交的雨森,这个角色就是一个典型的“小男人”,虽然带点讨厌但毕竟也是痴情不改。这十几年间,廖凡也演了不少大大小小的角色,但最亮的莫过于《让子弹飞》里的配角老三。老三虽然留着胡子一脸酷样,但是面对美女依然英雄气短,最后和鹅城“一姐”花姐偷偷地好做一处。到了《幸福额度》,廖凡把“小男人”的精髓发挥到极致,不管是撒泼耍赖闹跳楼,还是笨手笨脚洗坐浴,都表现出一种令人蛋疼的喜感。这样的小男人虽然过日子的时候经常掉链子,但他那份重情重义会让你觉得,就算苦逼一点的生活也愿意跟他一起过。

  黄磊:攻守兼备的现代好丈夫

  要说黄磊其实岁数绝对不小了,今年也是四十而知天命的年纪,但眼瞅着就愈发逆生长,最近几年一直以都市小男人形象出入荧屏,让人唏嘘。如果演艺事业是有脉络的,那么其实早些年,黄老师是靠着一首《我想我是海》以及飘飘的一头长发出名,之后又以《人间四月天》里徐志摩的风流诗人形象深入人心,之后的戏也几乎都是民国小生,演绎着精雕细刻的年代和爱情。直到2010年的《婚姻保卫战》,黄磊以一个妻管严的现代小男人形象出现,不过这个过分惧内的“煮夫”也未免有点太极端,所以今年的《男人帮》给黄磊又稍微中和了一点,让他免去了老婆的奴役,但还是对女朋友十分惧怕。看来黄磊如今只有念着“疼老婆”的诗才能跟当年的浪漫形象贴点边了。

  由滕华涛执导,文章、白百何联袂主演的“治愈系”电影《失恋33天》,即将于11月8日全国公映,领跑空前绝后的“圣-光棍节”档期。在本片中文章尽显娘贱本色,堪称登上“小男人”形象巅峰。小男人并不是指那个小,相对于传统的“大男人”而言,小男人们是一群务实、生活化的人,虽然身材不高大,但很疼女朋友,他们既是安全的港湾,也会撒娇耍赖惹人怜。在影视剧中,都市“小男人”们的形象已经越来越具体,比起来60后男人的事业小成,70后男人的开疆拓土,以文章为代表的80后男人身上那份自由不羁与家庭责任撞击产生的魅力,无疑更加迷人。

[责任编辑 雒扬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