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以服务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访呼铁局局长杨宇栋
 

  在全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生动实践中,呼铁局如何发展,备受区内外关注。11月7日,呼铁局局长杨宇栋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

  记者:作为大众化交通工具,铁路被全国舆论所关注。我们知道,近期全国铁路系统开展了“服务旅客创先争优”活动,呼铁局在活动中都有哪些具体措施?对于百姓出行将会有什么影响?

  杨宇栋:按照铁道部要求,全路上下正在深入开展“服务旅客创先争优”活动。呼铁局作为地处边疆的铁路局,坚持把“努力让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客运服务工作的根本标准,自觉强化“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理念,不断优化服务环境、改进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积极打造客运服务品牌。呼铁局在活动中,将进一步明确客运服务标准,组织职工学标、对标、达标,规范岗位作业行为;改善客运服务设施,加大整修投入力度;优化客运服务环境,对站车卫生环境进行集中整治,消除脏、乱、差现象;创新客运服务手段,在售票服务、乘车服务、餐饮服务、信息服务等方面加大改进力度,推进个性化服务;完善客运产品结构,提高运输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通过开展这项活动,努力使全局客运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客运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站车服务设施和卫生环境有大的改善,真正让旅客感受到活动取得的成果,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感受铁路发展带来的好处。

  记者:呼铁局今年开行了“草原之星”内蒙古一线多翼全境游专列,受到区内外游客热捧,一度一票难求,更为宣传内蒙古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请您介绍一下旅游专列的有关情况。

  杨宇栋:如你所说,呼铁局在“草原之星”内蒙古全境游中付出了艰辛努力。为了进一步提升内蒙古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全境旅游精品线路和旅游列车品牌,呼铁局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与自治区旅游局深度合作,联手开发了以呼和浩特为基点,覆盖全区12个盟市的“草原之星”内蒙古全境游旅游专列,把列车作为沿线观草原、观沙漠、观戈壁的“旅游观光平台”和介绍内蒙古经济、社会、文化的“文化传播平台”,形成了系统的旅游产业链,助推自治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为了让游客感受到“草原之星”的温馨舒适,旅游专列车体配置为新型空调软卧,列车上配有电脑、卡拉OK等设施;安排经验丰富的列车员服务;一日三餐菜品搭配科学、餐饮服务质量高。列车上还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和游客集体扑克等竞赛活动,最大限度地丰富游客的旅途生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品牌服务方面,呼铁局反复研究部署“草原之星”精品路线、延伸产业、商标、域名、网上服务等诸多内容,不断丰富产品内涵、完善产品功能,促进了自治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同时,我们又着手重点打造呼和浩特东站、额济纳站、锡林浩特站和呼和浩特至额济纳4661/2次、呼和浩特至锡林浩特K7916/7次列车品牌,加大站车设备和服务设施改造投入,4661/2次列车加强防风沙密封改造、K7916/7次列车由绿皮车更换为空调车,并突出地域特点,进行非商业冠名,全面优化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以“草原之星”内蒙古一线多翼全境游专列为代表的“三站三车”铁路客运服务新品牌正在形成,努力为全区乃至全国人民提供一个了解内蒙古的新平台。

  记者:通过您的详细解读和分析,我们对呼铁局客运服务、“草原之星”内蒙古全境游有了较全面的认识。那么,在货物运输方面呼铁局有哪些亮点?

  杨宇栋:呼铁局努力适应内蒙古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铁路运输提出的新要求,以“抓节点、提效率、保畅通、保重点、努力增运增收”为重点,充分发挥铁路运输优势,创新创优运输组织方式,扩大管内运输和区内循环拉运比重,加大对重点运输企业的运力倾斜。我们举全局之力组织蒙煤外运,加强管内运输组织,不断提升运输经营质量,全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今年“8.28”调图后,呼铁局充分考虑集二线运输增量需求,精心制定“9.20”货物列车、旅游列车以及国庆节黄金周临客调整图,使运输效率稳步提升,特别是集二线通道输送能力大幅增强,4500吨大列由以前每天5—6对,提高到目前的9—10对。

  记者:除了全力组织煤炭外运,呼铁局在扩大白货运输比重,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杨宇栋:呼铁局密切关注市场变化趋势,主要领导亲自带领局内有关单位、部门负责人,多次赴包头、鄂尔多斯等地区深入调研,现场考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实地了解企业运输需求,主动为白货运输开辟绿色通道。积极践行“门对门”新型白货服务理念,严格落实“五优先”(计划优先、配车优先、装车优先、运输优先、卸车优先)政策,扩大出区白货和季节性农副产品的运量,开行“五定班列”(定点、定时、定线、定车次、定价格),做到有请必装、装车必发、打高运量,确保铁精粉、铜精粉、水泥、焦炭和农副产品等重点物资运输。仅9、10两个月,全局发送白货833万吨,白货比重由上半年的25%提高至29.7%;完成土豆、瓜籽、粮食等季节性农副产品外运12万吨,增长6.3%。

  记者:京藏高速堵车,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这方面铁路运输有哪些新举措?会带来什么变化?或者有什么影响?

  杨宇栋:为了做好京藏高速内蒙古段疏堵保畅,打通出区物资运输通道,呼铁局以“保畅通、保增量”为目标,不断扩大蒙冀、蒙晋交界区域铁路运输。我们重点采取了两大举措:一是改善京包铁路丰镇和堡子湾两站货场条件,在全国电力耗煤高位运营、部分地区煤炭供应偏紧的情况下,呼铁局进一步加大蒙煤外运力度,日均装车由上半年的1800车增加到3000车以上。二是在张集铁路庙梁站附近新建内蒙古乌兰察布华通兴和铁路线,扩大铁路管内循环拉运,将鄂尔多斯、锡林郭勒等地区的汽运煤炭以及蒙古国进口煤炭市场前移至蒙冀交界,减少汽车深入区内产煤腹地装运量,通过公铁接力运输形式,日均可减少高速公路和国道5000辆汽车流量,有效缓解铁路分界口能力有限和区内高速公路通过能力不足的“瓶颈”制约,进一步减少因京藏高速内蒙古段拥堵造成的交通事故频发、重载汽车尾汽排放和噪音污染环境等问题。下一步,我们还将建成5条到发线有效长1700米的万吨列车卸车线,力争2012年上半年开通运营,更好地吸引知名煤炭生产、销售、加工企业进入,通过对来自不同地区的优质煤、褐煤、焦煤、洗精煤集中落地后再配煤销售,将乌兰察布综合物流产业园打造成全国最大的煤炭交易中心,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记者: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内蒙古能源、煤化工、有色金属加工、农畜产品生产加工等产业将加快发展,解决内蒙古交通“瓶颈”制约问题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请您介绍一下当前铁路建设方面的有关情况。

  杨宇栋:构筑布局合理、结构清晰、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的区域铁路运输网络是全局上下共同奋斗的目标。呼铁局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盟市政府,把握需求与可能,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着力解决铁路建设过程中征地拆迁、资金到位、项目配套等问题,统一协调推进各项建设任务,完善区域路网建设,努力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的运输保障能力。启动路地铁路直通运输,加快推进鄂尔多斯地区东(胜)乌(海)、三(北羊场)新(上海庙)地方铁路与海公国铁联络线直通运输,扩大鄂尔多斯南部地区铁路运量,力争新增年运量800至1000万吨,促进路地和企业之间的良好合作。组织力量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强力推进二连站扩能改造、进一步落实好包西线各装车点的配套工程。

  同时,主动向自治区和铁道部领导汇报沟通,促成了区部领导高层会谈,争取到了放宽铁路建设贷款基准利率的政策,为加快推进铁路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截至目前,集包第二双线线下工程和18座特大桥桩、特殊结构桥基础及墩台全部完成,15座隧道全部贯通,累计铺轨389公里,占工程总量的57%,架梁工程完成65.3%。新恩陶线新恩段正线铺轨及桥梁全部完成,恩陶段全线7座桥梁施工全部完成,正线铺轨完成54公里,占工程总量的64.3%。大四线大吴段隧道全部贯通,吴四段铺轨完成45公里,占工程总量的86.5%。锡多扩能正线铺轨及电力线、通信光缆、道砟铺设等工程全部完成。集通复线改造贲红—正镶白旗项目三营图—二道沟、白音特拉—保健段顺利开通,区段通过能力由22对提高至24.5对。

  记者:“十二五”期间,呼铁局铁路建设发展有哪些规划和具体目标?

  杨宇栋:“十二五”期间,呼铁局将按照“北攻口岸、南稳局面”的思路,积极协调地方政府,组织力量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超前研究乌力吉、巴格毛都、甘其毛都、满都拉等口岸货场建设方案。在解决好集包第二双线、集通铁路扩能改造、锡乌铁路等项目的征地拆迁、协议签订和资金筹措等问题的同时,协调做好张呼客专、呼准东快速铁路、东乌与新包神联络线的前期工作。另外,下大力气调研了解包头、乌海、鄂尔多斯等地区产业结构、交通设施建设、铁路运输需求,为未来生产力布局调整和经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到2015年,呼铁局铁路营业里程将接近1万公里。建成以京包、包兰铁路为主轴,辐射鄂尔多斯、锡林郭勒和阿拉善等地,连接五大铁路口岸的“两客、两货、两中心圈”六大通道。届时,东至京津冀、南下珠三角、西抵新疆、北接蒙古国的发达完善的铁路网将基本形成。(记者红艳)

[责任编辑 魏佩 ]

考生轻松出考场
争当环保志愿者
宝宝跳起《最炫民...
歌唱庆“六一”
乌海市人民公园美...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看看我在哪个考场
感受离首府最近的草原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