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的关键之举——真抓实干
就在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召开前夕,我国两家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分别同自治区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将各自的数据中心摆在了呼和浩特市。更让人兴奋的是,还有几家网络运营商、设备制造商也正在和自治区密切接触,希望将核心产业迁至内蒙古。
云计算、无线城市、移动互联……仿佛一夜之间,在内蒙古这个边疆民族地区,这些曾经陌生的产业就要成为自治区发展的重要引擎。为什么从发展云计算产业提出不到一年时间,大企业便纷至沓来?为什么全国诸多省区争相抢拼,这些企业却选择落户内蒙古?不争论、不懈怠,少说多做、真抓实干是关键。
科学发展,重在落实。真抓实干,为经济和社会带来勃勃生机。
去年自治区提出以呼包鄂为核心建设沿黄沿线产业带。不过一年的时间,成效已经显现。西部地区大范围配置资源、大区域合作配套,工业园区数量由74个整合为66个,整合减少了8个。今年1-8月,规划的22个重点工业园区中,新开工项目170个,续建209个,完成投资73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515亿元,占西部地区的84%,其中,非资源型产业项目占新开项目的76.6%。
真抓实干,使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各地引进的项目中,机械设备、汽车制造、零部件生产企业陆续多起来了,产业多元、产业延伸也有了很大起色。北京邦盛投资公司投资兴建的电动汽车产业化项目落户包头;兼具重型汽车车身、车架、发动机制造项目于一园的一机集团高端装备制造工业园也在不久前开工。这些重点项目,让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的自治区装备制造业步入了跨越发展的新阶段。郭启俊代表说,今年前8个月,包头市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累计实现产值228.3亿元,同比增长了80.6%。
而在此前的两年间,近百条陶瓷生产线从广东佛山转移到鄂尔多斯,素以煤炭生产作为支撑的鄂尔多斯也迈出了转型的步伐。实践证明,只有在科学发展的指引下,依靠真抓实干,内蒙古的经济才能真正实现转型。
“繁荣富裕、和谐美好”,这是百姓的最大梦想。对于生活在祖国北部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再用10年,与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这是内蒙古人民的渴望。
对未来,我们充满信心。(首席记者乔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