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副食品摊贩云润梅看到自己的照片和心愿在党报刊发后,非常高兴。回想自己做生意10年来,副食品市场发生的巨大变化,有一肚子话想告诉消费者:
2002年,云润梅开始在呼市塔东便民市场卖副食品,她回忆说:“那时市场没有这么大,摊主也没有现在多,一进市场感觉乱糟糟的,就拿豆腐来说,现在我每天一大早就要去正规的豆腐店提货,再也不敢提小作坊的豆腐了!为啥?怕被“下架”!刚开始做生意时,都是小作坊给我们送货,说实话,那时许多小豆腐作坊根本没有营业执照,豆腐的质量就别提了,有时卖不完,我拿回家自己吃,刚下锅,豆腐就碎成渣了!那时对食品安全重视不够、监管不严,让许多摊贩钻了空子。”
现在,走进这家市场,蔬菜区、水果区、肉食品等摊位划分的井然有序。云润梅说:“这几年,不但市场摊位规范了,监管也是越来越到位,各种食品安全检查成了家常便饭。以前主要看进货台账,现在是进货账、出货账、生产日期、外包装上的QS标志等等什么都要检查,一样不合格都不行。”云润梅风趣地说:“我以前根本不知道‘下架’这个词,现在我最怕的就是‘下架’,要是自己卖的东西过期了、或者添加了不合格食品添加剂,都是要‘下架’的。现在自己摊儿上什么东西哪天生产的,我记得可清楚了,快到期时不用别人提醒,自己就赶快拿下来。”(记者 冯雪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