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最新成果显示,我国石油年产量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亿吨水平可延续到2030年以后,中西部与海域的生产能力将逐步与东部逐渐形成“三分天下”格局。
国土资源部24日发布《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2010)》成果表明,目前全国石油地质资源量881亿吨、可采资源量233亿吨,比“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分别增长15%和9.9%,探明程度36%,储量产量稳定增长具有资源保障。其中,渤海湾盆地滩海、海域中深层勘查取得重大突破,盆地地质资源量由225亿吨增加到277亿吨。鄂尔多斯盆地低渗、特低渗储层开发技术进步拓展了资源领域,地质资源量由74亿吨增加到129亿吨。北部湾盆地石油地质资源量净增7.6亿吨,增长了一倍;珠江口盆地净增1.3亿吨。但石油资源品质变差,低渗、稠油、深水、深层资源比重进一步加大。
近年来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都超过50%,加快石油天然气调查评价,提高国内供给能力任务紧迫。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开展的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结束后,全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快速发展,为及时跟踪变化情况,准确掌握油气资源潜力,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了此次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动态评价成果表明,到2030年前,我国石油年探明地质储量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可探明储量202亿吨,年均10亿吨。石油年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峰值产量约2.2亿吨,2亿吨水平可延续到2030年以后,中西部与海域接替能力逐步提高,将与东部逐渐形成三分天下格局。
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彭齐鸣说,在油气资源勘探投入不断增加、理论认识不断提高、方法技术不断进步,全国石油储量高位稳定增长情况下,国土资源部组织石油公司选择渤海湾、鄂尔多斯、四川、珠江口、琼东南及北部湾等六个勘探获得重大突破或进展的地区和盆地作为动态评价区,系统完成的此次动态评价,是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的拓展延伸,是政府层面一项重要国情调查评价工作,是积极应对国际原油价格高位运行、满足低碳经济对清洁能源强劲需求、缓解我国逐年攀升的油气对外依存度的重要举措。(记者王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