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谢尔塔拉的福祉
 

  在海拉尔农垦谢尔塔拉农场,一袋小麦加上外包装重101公斤,记者一行3人推起来十分吃力,但农场工人却能够一个人健步如飞地推着麦子走几十米,这样的工作他们每人每天要重复400多次。

  像这样完全依靠人力完成的工作在谢尔塔拉农场内已为数不多了,农业机械化极大地提高了农场的生产能力。尽管今年比较干旱,但谢尔塔拉农场红皮小麦的亩产量仍然达到了400多斤,总产量 则达到8000多万斤,油菜、大麦也都喜获丰收。

  记者向农场负责人了解到,“十一五”期间,农场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基础建设,投资8000多万元更新改造农机设备、硬化水泥晒场,其中新购置的各类农机具达到328台套。

  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升。据农场第十生产队的师傅介绍,以前他们一个生产队有400多人,现在仅需130多人便可以完成生产任务。剩余的劳动力全都分流下岗了,这其中包括他的老婆。农场安置这批人进行奶牛养殖,收入也不错,去年人均收入16000元。

  据了解,谢尔塔拉农场为解决下岗分流职工的后顾之忧,共发放了370多万元的补贴,无偿提供秸秆2500吨,并维修新建收奶站12个,建立奶户合作组织6个,有效解决了养牛户交奶难问题。

  经过几年的努力,农场农业与牧业并举,传统畜牧业正在向现代化畜牧业转变,奶牛质量和饲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奶牛平均单产4.4吨。同时,农场还全面推进了三河牛繁育体系建设,建成了自治区首家三河牛展馆,三河牛首次被列入国家良种补贴行列,育种站被晋升为国家级种公牛站。谢尔塔拉种牛场通过了自治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4A级验收,是全区首家通过4A级达标认证的养殖单位。

  目前,现代化的农牧业正在推动谢尔塔拉的全面发展,场部地区城镇化程度初具规模。农场新建平房140户,为1170户场部居民安装了自来水;修建了体育文化休闲广场、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职工医院,并通过多项举措改善民生,使农场职工充分享受到现代农牧业带来的福祉。(记者 夏虹 范悦怡)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农家书屋为农民“...
严寒中的不冻河
对弈
奈曼版画受欢迎
在守护中传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农家院里尽显丰收好景象
潜艇兵水下的生活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