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科尔沁区积极运用“增补法”,开发“补链”、“增链”、“壮链”项目,依托产业集群,提升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使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各企业之间循环共生的运行体系日渐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霍煤通顺碳素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引进高新设备煤气发生炉,把低热值的原煤制成燃气,再用燃气烧制碳素,在国内首次实现了以低热值煤制燃气、再进行碳素生产的技术创新和历史突破。不仅如此,该公司还将剩余的煤气提供给内蒙古银河铝业作燃料,实现节本增收双效共赢。作为科区引进的延伸产业链条型企业,银河铝业自从使用霍煤碳素生产的煤气后,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目前,科区企业间和产业间的工业网络已经把不同的工厂联系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配套企业就有3家,建龙制酸为其提供硫酸,合成氨厂为其提供合成氨,自备供电站为其提供生产用电。这些配套企业将产品直接输送到梅花公司车间,不但解决了企业产品的销路问题,也让梅花公司可以就近利用资源,实现节本增效。此外,科区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和机械制造产业集群也形成了集团互补的态势,四大产业集群的多种资源得到了科学整合、循环利用。
除实现单个企业内部节能降耗的“小循环”外,科区企业与企业之间资源互相利用的“中循环”模式也己初步形成,为实现整个工业资源再利用的“大循环”生产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产业关联度的提升大大增强了科区工业经济的发展后劲。(记者 周丽影 张朋 石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