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乌海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蓝青工程”助力乌达区青年教师成长
内蒙古新闻网  11-12-07 13:30 打印本页 来源: 乌海市政府信息网  
 

  为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速度,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保证全区教师队伍稳定持续发展,乌海市乌达区开始逐步实施以青年教师培养为具体目标的“蓝青工程”。

  由于历史原因,近年来,乌达区中小学教师接近退休的人数所占比例逐年增高,教师队伍面临青黄不接、出现严重断层的局面。为改变这种状况,乌达区近两年及时从全国各重点高校招聘了200余名大学毕业生补充到全区各中小学,为全区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是,教师成长是一个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过程,为了使这些年轻教师能够在专家型教师的指导下尽快熟悉教学业务,成为新一批教学骨干,“蓝青工程”由此而生。

  在“蓝青工程”中,48名指导教师均为师德师风好、乐于助人、教学水平高、能力强、经过民主推荐和严格选拔的骨干教师,被称为“蓝”;143名被培养教师均为来自全区各中小学2010年7月后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被称为“青”。指导老师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定期上示范课和听课等方式,对被培养教师进行指导;被培养教师通过制定切合实际的专业成长方案、提供典型教案、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活动等方式,主动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

  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蓝青”双方打破依照以学校隶属为划分的界限,每名指导教师带领3至4名被培养教师,按照小组培训的方式,对语文、数学、历史、音乐等中小学所涉及的10门主要科目,根据各自规定的活动时间进行课堂教学、课后讨论、教案撰写、教学设计和总结等,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对被培养教师进行实践性、针对性、时效性强的指导,形成专家型教师与青年教师在工作中“共读、共教、共研、共成长”的良好氛围。(张晓波)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农家书屋为农民“...
严寒中的不冻河
对弈
奈曼版画受欢迎
在守护中传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农家院里尽显丰收好景象
普京又赢了?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