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处境尴尬。场内亮点有限,场外暗流涌动纷扰不断。在部分重点项目“挤”进全运会又被“挤”出来的大背景下,大多数冬季项目依然无法摆脱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境地,人为制造的设项数量的繁荣并没能真正激发南方省份发展冬季项目的积极性,更难以吸引观众的眼球。
回顾历史,冬运会和全运会本是同根生。自第五届冬运会开始,才从全运会的体系中分出来单独举行。当时改革的初衷是希望扩大冬季项目发展的规模和影响。然而,“自立门户”之后,项目管理者发现,冬季项目脱离了全运会体系之后,很多地方省市对冬季项目发展的重视程度反而下降。于是,自第七届全运会开始,速度滑冰、短道速滑等部分重点冬季项目又想方设法重回全运会大家庭。然而,在国家体育总局最新推行的赛制改革和全运会“瘦身”的大背景下,这些冬季项目又被“挤”了出来。
据悉,本届冬运会的整体投入接近2亿元人民币。对于吉林省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而言,这绝不是一个小数目。然而,冬运会的举办带来的经济效应和社会影响相当有限。
从冬运会本身而言,项目设置水分过多,观赏性和关注度难以令人满意。速度滑冰的22块金牌连长期关注冬季项目的记者都很难分得清,更不要说普通的观众;花样滑冰把短节目、自由滑分开计算金牌,还增设了表演自由滑,这样人为增加金牌数量的做法不伦不类,让观众如在云里雾里;冰球项目前三名都有金牌进账,可这也无法让黑龙江省以外的省份加大专业体制下对冰球项目的投入。
不仅如此,如今的冬运会也很难像过去那样起到挖掘新人、锻炼队伍的作用。随着国力的增强,各项目运动队平常比赛机会很多,国内有各自的全国锦标赛,国外有世界杯和其它综合性运动会,全国冬运会渐成“鸡肋”。必须指出的是,各项目有自身的运动规律和周期,国外选手大都以冬奥会为周期,力争经过4年努力让自己的巅峰状态出现在冬奥会上。由于全国冬运会和冬奥会的时间相隔两年,如果运动员在省、市、地方的重奖鼓励下把自己的好状态出在全国冬运会上,对于国家队备战冬奥会有害无益。
如今的全国冬运会更像是少数参赛队的“分金大会”、“行赏大会”,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冬季项目全民盛宴。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省、市、地方为了金牌利益明争暗斗甚至使用非常规的手段,也就不足为奇。
国家体育总局为了全运会“瘦身”而进行的改革,出发点是好的。不过,在全国大型体育赛会改革的大背景下,步子似乎还可以迈得更大一些。与其让处境尴尬的全国冬运会维持步履蹒跚的现状,不如将其“挤掉水分”、压缩规模之后重新纳入全运会的体系。这样既能减少综合性运动会的数量、节省巨大的体育资源和经费,又能更好地拉动冬季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一点是,在“奥运金牌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过去那种凡金必争、有牌必夺的思路必须改变,应该重点发展那些群众喜闻乐见、社会影响力大、观赏性强、文化含金量高的体育项目。否则的话,只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即使全国冬运会整体回归全运会的路线图短期内无法实施,也应认真考虑在现有框架下的改革。只有精简项目、压缩赛程,把冗长乏味的冬运会变得小而精,这项乏人喝彩的传统赛会才有可能焕发新的生机。
花样滑冰、冰球乃至于大众滑雪和冰壶等项目近年来的普及和发展证明,有好东西总会有人识货,中国冬季项目未来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作为冬季项目的管理者,眼睛不能只盯着竞技和成绩,脑子里不能光想着走捷径,而应该在产业发展、教练培训、群众普及等方面投入更多的心思和精力,顺应项目发展的市场需要和社会潮流。唯有如此,冬季项目才能有长期、稳定、健康、科学的发展。
(扬子晚报记者 王昊飞 王恒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