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春运客流最高峰来了:交通部门全力应对
内蒙古新闻网  12-01-19 09:58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今天,2012年春运进入第12天。从今天起,公路、铁路、民航等交通运输部门会迎来持续3天的春运客流最高峰。据了解,节前春运客流最高峰将以中短途客流为主,交通运输各部门多措并举,全力应对。

  连日来,记者走进呼和浩特的火车站、长途汽车站、飞机场,通过所见所闻,切实感受到回家的路途并不遥远……

  汽车票:20日后取消预售

  1月18日,记者在呼和浩特长途汽车站看到,虽然候车大厅里人山人海,但进站口和检票口秩序井然,旅客们都排队候车、检票。“这两天,我们汽车站日均发送旅客超过了2.1万人次。这些客流主要集中在包头、东胜和集宁等方向,以短途客流为主。今年春运开始后,我们汽车站正班发车数量为每日472台次,日均加车40台次,其中80%开往东北方向,基本满足了旅客节前出行需求。”呼和浩特长途汽车站的索利亚站长对记者说。

  据索站长介绍,1月19日过后,部分长途客运班线会提前三四天休班,希望广大旅客提前安排好行程,如有疑问可以拨打电话0471-6965969咨询具体发车事宜。另外,1月20日以后,呼和浩特长途汽车站将取消预售车票,并且根据客流情况随时随机合理安排运力,短途客车只出售当日车票。

  火车票:取票时间延长

  本着方便旅客出行的原则,铁路部门微调了春节期间互联网售票和电话订票的预售期。从1月20日起,互联网售票和电话订票的预售期延长至14天(含当天)。在此期间,车站窗口和客票代售点的火车票预售期不作调整。

  针对节后旅客特别是农民工居住地分散、距离车站和客票代售点较远等情况,为了方便电话订票的旅客取票,从1月20日订票日起,呼和浩特铁路局将延长电话订票的取票时间。具体措施为:当日12点前电话预订的,订单保留到次日24点;当日12点后电话预订的,订单保留至第三天12点。出行旅客可以在呼和浩特铁路局的任何一家车站售票窗口、客票代售点窗口办理取票业务。

  火车站:日发送旅客预计超过2.2万人次

  昨天,记者来到呼和浩特火车站,看见工作人员和武警官兵在进站口提示旅客出示火车票和有效证件,听到广播中持续播放着实名制检票的相关信息,尽管客流量大,但现场秩序井然。据呼和浩特火车站工作人员小李介绍,从1月19日开始,该车站将迎来节前客运最高峰。据分析,除了往日客流相对集中的东北方向外,1月19日~21日,去往包头、临河、乌海、北京等方向的中短途客流将持续增加,呼和浩特火车站日发送旅客预计达到2.2万人次以上。

  为了在春运期间抓好“服务旅客创先争优”活动,呼和浩特铁路局坚持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春运工作的重要标尺,不断推出特色、个性化服务项目。春运期间,该局不仅进一步规范了列车的销售行为、提高餐饮服务质量、设置残疾旅客专用席位,还安排33对列车预留了594个席位供残疾旅客优先购买,并且在列车车厢内外的明显位置设置了残疾人专用席位标志。

  此外,为了克服列车乘务人员不足的困难,呼和浩特铁路局从路局机关和部分站段机关抽调了300多名干部,担任春运期间临客的值乘和包保任务,为旅客提供最优质、最贴心的服务。

  汽车站:开辟便捷通道

  记者从呼和浩特长途汽车站售票处了解到,为了方便旅客春运期间购票,该车站15个售票窗口全部开放,每日售票时间有所延长:6时~21时30分。

  据呼和浩特长途汽车站工作人员安宏丽介绍,针对往年呼和浩特市区周边旗县旅客买票不方便的问题,今年春运期间,该车站与清水河、和林格尔、乌兰花、百灵庙、托克托和武川等地的长途汽车站联手开通了联网售票服务,免去了这些旗县旅客购票的奔波之苦。

  农民工兄弟为推动呼和浩特市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确保他们返乡时走得快捷、走得安全、走得舒适,呼和浩特长途汽车站把“保证农民工平安返乡”作为今年春运工作的重点。此外,春运期间,该车站针对客流骤增、恶劣天气等可能让农民工返乡受阻的突发情况制定了应急预案,全力确保农民工及时、顺利、安全回家过大年。

  稽查队:工作量加大工作时间延长

  1月17日,记者在呼和浩特长途汽车站看到,呼运(集团)稽查大队的几名稽查人员正在对待发的客运车辆进行检查。据该稽查大队大队长武建军介绍,今年春运开始后,呼和浩特长途汽车站的客流增长很快,为了确保旅客安全出行,稽查人员早上班、晚下班,每天的工作量很大,工作时间延长了两个小时以上,实施车车见面、逢车必查、逐车登记的检查措施,重点对驾驶员的驾驶证、资质证及车辆二级维护等方面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超员情况就地分流,确保营运安全。

  除了例行检查外,呼运(集团)稽查大队每天要对呼和浩特长途汽车站开行的500多台次班车进行抽查。1月17日,记者跟随稽查人员来到呼武公路零公里处,目击了他们对客运班车超员超载、私拉私运等行为抽查的全过程。当天10时30分许,一辆呼和浩特-乌审旗的客运班车准备出城。稽查人员田瑞恒上前对车辆进行抽查。“您好,请出示发货单和营运准驾证。”他对驾驶员说。在抽查过程中,稽查人员发现这辆客运班车上有15件货物没有经过安检,被人私自带上了车,当场扣留了发货单。田瑞恒对记者说:“针对客运班车超员超载、私拉私运等行为,车站方面会对驾驶员处以停车停运处罚,并且将安排当事人参加相关学习,等考试合格后方可重新上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呼和浩特长途汽车站在每辆营运的客运班车上都安装了GPS监控系统,力保春运安全。在呼运(集团)GPS监控中心,每辆客运班车在路上的营运情况都可以清晰地被监控到。据介绍,该中心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每隔一段时间,工作人员就会对在路上营运的客运班车进行拍照,发现超员超载、疲劳驾驶等行为会及时制止。同时,通过GPS监控系统给驾驶员发布路况、天气等信息。

  交通厅:加班客车不掏过路过桥费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门了解到,节前春运客流最高峰时,由于单向客流相对集中,返程客流不易配载,大部分客运加班车辆返程时空驶。为了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决定在1月18日~22日、1月28日~2月1日两个时间段,持有该厅发放的2012年春运加班车通行证的客运车辆在自治区境内享受免缴过路过桥费的优惠政策。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要求旗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严把2012年春运加班车通行证的发放关,按照“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对领取通行证的客运企业和车辆审核合格后再发放,同时要与企业签订承诺书,对客运加班车辆进行逐一登记,确保持证车辆快速通行。

  飞机场:预计进出港航班4800架次

  今年春运大幕开启后,国航内蒙古分公司结合新特点和老经验,出台了多项人性化措施,全力做好春运保障工作,为旅客提供更加完美的出行体验。

  1月8日~17日,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共运送旅客19万人次。据预计,今年春运期间,该机场客运量将达到44万人次,日均运送旅客将达到1.1万人次;进出港航班量将达到4800架次,日均进出港航班量将达到120架次。该机场按照民航局和地方政府的要求,围绕“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以客为主、优质便捷”的工作原则,制定了2012年春运保障方案,成立了春运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应对复杂天气,为旅客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确保顺畅出行。

  列车长:习惯了在车上过除夕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可是,对于列车乘务人员来说,在列车上过除夕的概率太大了。T284次列车的列车长周世文告诉记者,他在铁路上已经跑了14年,其间,只在家里过过3个除夕。今年除夕,周世文又得在列车上度过,“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已经习惯了,就是担心列车员们有意见”。

  据周世文介绍,T284次列车乘务人员的平均年龄只有23.5岁,大部分是80后,很多人还没有离家过除夕的经历。为了减轻乘务人员想家的思绪,周世文准备在除夕组织他们包饺子,还要跟乘客们一起吃饺子辞旧岁。

  与周世文一样,K7903次列车的列车长张勇今年除夕也会在工作中度过。说起不能回家过除夕,他说:“这么多年来,我已经习惯了。看到乘客们能够高高兴兴、安安全全回家过年,我的心里就舒坦多了……”(张国文)

[责任编辑 王美花 ]

张灯结彩迎龙年
呼伦贝尔出现零下4...
内蒙古军区开展野...
战严寒保工期
关爱环卫工人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首届中国·阿尔山国际摄影节掠影
选购春联过新年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