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扶贫和自治区差别化产业政策扶持、厅局帮扶、鄂尔多斯对口支援等机遇,6年来累计投入扶贫开发资金27亿元,解决35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贫困人口人均收入由701元提高到1600元,年均增长18%;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通电,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5%以上,解决了54.6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累计改造危旧房4.6万户,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6年来,自治区各厅局企事业单位累计投入定点帮扶资金7.56亿元,延伸帮扶资金16.08亿元,被帮扶嘎查村贫困人口由2005年底的6.8万人减少到现在的1.8万人。新打井2566眼,建设水浇地26.2万亩,扶持贫困户购买牲畜5.12个羊单位,建设棚圈1038个、青贮窖908个,营造生态林和经济林5.57万亩。被帮扶嘎查村贫困户户均水浇地、拥有牲畜和林地分别比2005年增加3.5亩、0.7个羊单位和1.3亩。整修乡村道路1002公里,架设输变电线路249.7公里,改造危旧房3135户。新建村委会办公室、卫生室、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服务场所103处。
各帮扶地区和单位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措施,推进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制定出台了无劳动能力特困户扶持办法,采取综合政策措施,保障5.2万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实施“扶贫支点”工程,累计投放扶贫微贷款5800万元,解决了7844户贫困家庭生产性资金短缺问题;加大了教育医疗扶贫力度,累计资助贫困学生18.5万人,资助贫困农牧民医疗救助26.6万人。
去年,兴安盟被正式列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大兴安岭南麓片区),6个旗县市有5个被确定为国贫旗县、1个被确定为区贫旗市,同时阿尔山市和科右前旗列入了《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国务院《关于促进内蒙古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对关系兴安盟长远发展的煤化工等“四大基地”建设和阿尔山口岸、文得根水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民生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都进行了明确安排。自治区对兴安盟差别化扶持政策,鄂尔多斯对口支援全面铺开,新一轮厅局延伸帮扶全面启动。(记者 贺喜格宝音 胡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