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通辽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服务业现节后“用工荒”饭店老板亲上阵
内蒙古新闻网  12-02-03 10:31 打印本页 来源: 通辽日报  
 

  按照传统的习俗,过了正月十五,真正意义上的“年”才算过完了。眼下,各行各业的工作已进入正常轨道。可是,餐饮、快递、家政、洗浴中心等服务行业,由于遭遇节后周期性用工紧缺难题,业务无法正常运转。很多用人企业负责人发愁地说,一般情况下,过了正月十五,大量的农民工才将返城,目前正是“招工难”、“用工荒”最为严重的时段,即使给出涨薪、提高待遇等优厚条件,也难以招到员工。

  1月31日,记者在科尔沁区前进路、民主路、平安路等看到不少餐厅、酒店、歌厅门口都张贴了招聘启事,涉及服务员、洗碗工、收银员和保安等。记者粗略数了数,这些路上的各种经营门店,八成都打出了招聘启事。

  平安西区的一家酒店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招聘服务员的工资标准是2000元,酒水等提成不算。“尽管过完年了,但是大部分服务员都没回来,再说服务员本来就不稳定,能不能回来还两说呢,所以我们不得不提高工资标准招工。”他说, “正月初六到初八,简直忙‘懵圈了’,客人特别多,忙不过来了我都亲自传菜了!”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他已经在通辽人才网上发布了招聘信息好几天了,但是打电话来询问的人极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农牧人禾大酒店等比较大型的餐饮机构,除了服务员、传菜员、酒水员、房扫员、收银员之外,客房部经理、质检专员等管理人员也相对紧缺。为了能留住员工,该酒店对工作满一年的员工增加100元店龄工资等优厚条件应对“招工难”问题。

  除了餐饮行业外,快递行业在春节期间也变“慢递”了。“过完年这几天特别冷,由于过年的影响,以前的三个快递员回家过年还没回来,现有的两个快递员工作几乎可以达到平时的两倍多,一天连吃饭的工夫都没有,根本忙不过来,客户抱怨也没办法。”某速递公司的业务刘经理解释说。

  在和平路的一家洗衣店,记者看到门上贴着招聘广告列出清洗工、接待员等。“过完年,活儿又开始多了,这几天量大的活儿,如果客户要的急,我们尽量不接,不然洗不出来。”洗衣店老板说。同时,记者采访了几家家政公司,很多公司因找不到员工,不惜重金高薪招聘。“55岁以下,是女的就行,月薪1500元,供吃住,还是招不到人!”市民李先生心急火燎地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农村的习俗中,要过了农历正月十五才算正式过完年,而且,目前在餐饮、服务、家政等行业从业的多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大部分都来自农村,都非常重习俗,只有过完节,打理好家里的事情和农活才会安心地离开家,进城务工。所以,用工紧缺现象,过完元宵节后将逐渐缓解。

  通辽市人才市场相关工作人员认为,春节期间,为了应对“招工难”不少企业都提出了优厚的条件。但是,对于多数外地打工者而言,辛辛苦苦在外面忙了一年,都期望早日回家和亲人团聚。因此,企业不应在出现“用工荒”后才临时抱佛脚,可在平时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加强员工队伍建设;也应在“用工荒”到来前未雨绸缪,提早招工,提前应对。而且,企业还可采取一些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如采取轮休制,让外地员工在过年时候和亲人团聚,让节日加班的员工可节后补休等。(记者 康桂君)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呼伦贝尔现零下45...
张灯结彩迎龙年
严格养护列车 保障...
内蒙古军区开展野...
战严寒保工期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正月里来读书忙
节后返程高峰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