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大力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的要求,今年我区将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为主线,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保护性耕作为主的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为广大农牧民增产增收创造条件。
元宵节还没过,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二道桥镇新胜村农民李四就来到旗里的农机市场准备选购一台耕地机,为今年的春播生产做准备。他说,近年来受益于机播、机收等农业机械化的好处不仅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好种了,还多了一条增收渠道:“现在的种地,农具方面就相当先进,割麦子来来全部是机器,种时候有点播机、有选播机,打籽瓜有打籽瓜机,到了秋季有收油葵的收割机,农具都是现代化式的,农民很轻松。”
据了解,2011年我区农机总动力达到3172.7万千瓦,农机总值达到290多亿元,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58%,全区累计投入农机购置补贴11亿1千万元,9万1729户农牧民受益。今年,我区计划农机总值达到320亿元,农机总动力达到3340万千瓦。自治区农牧业厅农机局局长王建江:“把机械化耕播收水平进一步提高,分别达到88%、81%和42%,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2%以上,大体上增长2个百分点以上的样子。”
今年,我区将继续深化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以合作社为龙头,领办农机化示范园区,以示范园区为带动,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实现机械化技术集成配套应用,在耕地、草场规模化经营条件下,推进农机与农牧业技术整合,促进机械化生产方式转变。继续抓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突出解决玉米机收,扩大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基本解决水稻、油菜、大豆机收问题。自治区农牧业厅农机局局长王建江说:“抓好以保护性耕作为核心的新技术应用,在推广应用技术的方式上要有所改善,变以一家一户为主推广为规模化的推广。主要是依托示范园区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保护性耕作作业队,规模化的推进保护性耕作规模化。”(记者 包玲玲 巴彦淖尔台记者 图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