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非遗保护工作起步较晚,但成果很大
“与全国其他省市比起来,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步较晚,”呼和浩特市文化局副局长马丙全说,“我们的专业人员从2005年开始培训,初步接触非遗的概念,2006年全面启动普查项目。令我们欣喜的是,呼市是历史文化名城,具有2000多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流传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其丰富,在我们的努力下,这些散落在民间的文化瑰宝已经被大批挖掘和保护起来了。”
马丙全介绍,这些年呼市非遗保护取得了不少成就:一是基本摸清了家底。从2006年开始呼市文化局针对非遗保护开展“111”工程,即市级主抓一个项目,旗县主抓一个重点项目,乡、镇、街道办事处、社区主抓一个项目的方法,历时4年完成了呼市境内9个旗县区、45个乡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全方位摸底、普查工作,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基本了解和掌握了呼市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二人台剧种、王昭君传说、土左旗脑阁、托县双墙秧歌、武川县爬山调、和林县剪纸、新城区满族八角鼓、回民区驼歌、玉泉区查玛舞、赛罕区高跷秧歌等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挖掘并保护起来,并分别逐批申报成功了国家级、自治区级、呼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深入人心。通过非遗保护日,特别是一年一度的春节元宵节文化庙会活动,进行非遗项目的现场展示,吸引了众多群众的观看和参与,极大提高了非遗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群众保护和抢救非遗的意识大大加强。很多市民、社会团体加入到了非遗的保护队伍中,很多年轻人对非遗文化产生兴趣,拜师学艺,令非遗技艺后继有人;三是一些非遗项目得以和城市旅游业发展相结合,走上了生产性保护的良性发展道路。在非遗保护工作的推动下,呼市部分非遗项目的商业价值得以开发出来,依附旅游业,成为了具有吸引力的商品,焕发出市场潜力。比如,麦香村稍麦制作技艺、和林县剪纸技艺等项目目前发展和保护得较好,就得益于产品价值的充分开发。另外,一些传说故事、民俗节庆等非遗资源正与旅游业充分结合,形成如塞上老街、九九街、伊斯兰风情街等非遗保护实体,前景看好。
一些非遗项目亟待抢救性保护
“丝绸之路”闻名遐迩,但中国近代史上一条由回族驼队开辟的“丝茶之道”沟通了从呼和浩特至西北各省及蒙古国的广大区域,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及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作用不可估量,却少有人知。在这条有着百年历史的商道上,回族骆队风餐露宿,往来奔波。长路漫漫,为打发寂寞和劳累,驼工自编自创,边走边唱,又经过几代驼工传唱、丰富,最终形成一种曲调独特、可以根据路上见闻随时“添油加醋”的民歌小调———驼歌。驼歌记录了百年商道的沧桑历史、繁荣兴衰,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独一无二。可惜,这一珍贵的民歌形式在今天已经基本听不到了。
“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依附于某种生产方式,随着现代文明的多元化冲击,一些旧的生产方式正在消失,许多民族的、传统的东西被淡化,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范围,很多非遗技艺渐渐丧失了它的生存土壤,”呼和浩特市群众艺术馆陈光书记介绍,“比如蒙古族香牛皮靴手工制作技艺、清水河骡驮轿等,正面临传承乏人、技艺濒临失传的困境。”
马丙全表示,加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对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将来,呼市会继续加强非遗保护工作,除了继续办好近几年取得成效的春节文化庙会之外,还将逐步建立一些由传承人施教的传习所。并将与高校联合,让非遗走进高校,走近青少年,不断扩大非遗传播的力度和广度。“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今后将把文化产业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相信,包括非遗在内的众多传统民间技艺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契机。”马丙全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