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消防战士张旭:用生命铸就不老的青春
内蒙古新闻网  12-02-10 16:23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2月7日,走进呼和浩特市公安消防支队武川县消防中队,映入眼帘的是走廊里的一块《向张旭同志学习》宣传展板。展板上是“学英雄赞英雄”的内容:张旭生前奋战在救火一线的照片,战友们怀念他的文章……春节前夕,在呼和浩特市“十佳优秀市民”评选中,张旭的事迹感动了青城人民,他光荣当选。

  回忆起张旭,现任攻坚班班长郭兰军有些哽咽。2011年2月10日,是郭兰军20岁的生日,又是一个痛在他心上的日子。

  这一天,天空飘起雪花。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们一起祝你生日快乐。”当天下午,在清扫警营里的积雪时,攻坚班班长张旭笑呵呵地对郭兰军说。

  “张旭班长跟我一块去买生日蛋糕,他选择了一个很大的水果蛋糕,并抢着付了钱。”郭兰军说,“他自己平时不舍得多花一分钱,也没过过生日。”

  晚饭后,张旭和战友们商量着怎么给郭兰军过一个热闹的生日。这时,刺耳的警铃响彻在警营,张旭、郭兰军等7名战士立即穿上战斗服,紧急集合。

  “省道311线武固段90公里处,一辆满载电石的大货车侧翻起火,马上处警!”指挥员发出作战命令。消防车呼啸着奔向火警现场……

  20时20分,战士们赶到了现场,货车上的电石正在熊熊燃烧!

  “电石着火不能用水扑救,用铁锹灭火!”灭火经验丰富的张旭带领战友们从老乡家借来5把铁锹,他们使出全身力气,不停地铲起沙土撒向货车……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力激战,大火终于被扑灭了!

  “张旭班长的脸被熏黑了,手被弄破了,衣角也被烧掉了,但他浑然不知。”郭兰军回忆说。

  “终于可以回去吃蛋糕了,到时候大家给你唱生日快乐歌!”凯旋途中,张旭高兴地对郭兰军说。

  当消防车行驶至西乌兰不浪镇四大永村一转弯下坡处时,由于积雪下有暗冰,车辆发生侧滑……

  “他把我推了一下,然后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郭兰军回忆,在消防车急速的侧翻中,他脑子里一片空白。

  消防车翻下路基。战士们砸开前挡风玻璃,一个个钻了出来。

  大家发现张旭没有出来。

  张旭被侧翻的消防车挤压在底下……

  当日23时27分,张旭因抢救无效,不幸殉职。

  “班长,你还没给我过生日,还没吃生日蛋糕、唱生日快乐歌呢,都说好的,就差你一个了!你怎么说话不算数呢?”郭兰军悲恸地喊道。

  在大队荣誉室里,有一面上书“危难关头显身手人民消防为人民”字样的锦旗,正是这次执行灭火任务,成为张旭年轻生命的绝唱。

  2011年2月27日,自治区公安厅发出《关于向张旭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区公安机关和公安现役部队“学习他忠诚可靠、献身使命的崇高精神;学习他不畏艰险、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学习他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的优秀品质;学习他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张旭服役两年来,先后参加灭火扑救36次,抢险救援35次,抢救遇险被困群众78人次,保护财产价值652万元,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战友们不会忘记:在训练场上,身材瘦小的张旭总是生龙活虎。由于训练刻苦,业务素质好,他被选为全区第一批打造消防铁军攻坚组队员,也是第一批参加全区大比武的队员。因为表现突出,他被支队授予“十佳训练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2009年,他被呼和浩特市公安消防支队评为“优秀团员”;2010年,他被呼和浩特市公安消防支队评为“蔡罗恒式消防战士”。

  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支队组织官兵捐款。张旭当时的津贴每月只有385元,但他一下捐出了300元。

  张旭被授予“革命烈士”荣誉称号,他的骨灰已经回到吉林四平故里,安放在烈士陵园。

  走进张旭生前的战斗班,写有张旭名字的衣柜仍在,他的床铺整洁干净……

  在《向张旭同志学习》宣传展板上,还张贴着一张题为《班长》的铅笔画:训练中,一名消防战士纵身跃上板障……

  《班长》的作者是战士樊耀宗。

  “这幅画是用来纪念张旭班长的,想让战友们经常想起他,像他那样地面对工作和生活。”回想起张旭,樊耀宗声音低沉地说。(记者 张泊寒 实习生 史一力)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呼伦贝尔现零下45...
张灯结彩迎龙年
严格养护列车 保障...
内蒙古军区开展野...
战严寒保工期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苏尼特左旗持续严寒
节后返程高峰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