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综合要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新毒品制售转向内地 无业人员渐成犯罪主体
内蒙古新闻网  12-02-22 17:03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毒品被称为“白色恶魔”,不仅使吸毒者深陷困境不能自拔,还会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危及公共安全。随着禁毒人民战争的不断推进,传统贩毒方式、毒贩生存空间不断缩减。但是,不法分子为攫取利益,不断变化贩毒方式、推出新型毒品,甚至将“毒手”伸向未成年人,毒品危害仍不容小觑。

  近日,湖北、深圳、山西相继侦破、审结了一批毒品犯罪案件,本报今日辑录几起典型案件,以披露当前毒品犯罪的新趋势、新特点。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11年该院二审终审的4起毒品犯罪典型案例。其中4名主犯被判无期徒刑,另有9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15年到7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湖北省高院统计显示,2007年至2011年,湖北省法院共审结毒品犯罪案件7848件10071人,判决发生法律效力的犯罪分子7744人。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崔正军介绍说,目前湖北省毒品犯罪呈现出以下特点和趋势:新型合成毒品犯罪比重迅速上升且多选址内地、犯罪分子中累犯再犯比重较大、犯罪分子职业结构多为无业和农民。

  新型毒品制售转向内地

  “涉案毒品种类不断增多,海洛因等传统毒品仍占一定比重,麻果、摇头丸、K粉等新型合成毒品案所占比重明显上升。”崔正军说。

  2007年至今5年间,湖北全省法院所审理毒品犯罪案件的统计分析显示,新型合成毒品在毒品犯罪中所占比重已由2007年的14.77%上升到2011年的77.98%,其中仅冰毒类就上升了63个百分点。

  湖北省高院刑三庭庭长张军介绍说,新型毒品犯罪所占比重之所以逐年上升,与制贩毒基地转向内地有关。

  在代成等人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案中,代成于2010年8月购进制毒原料、设备,并选择其前妻张某居住的房屋作为制毒地点,随后邀约他人合伙制成11袋共计10750.5克K粉。后在与多名被告人交易过程中被公安人员查获。

  “传统型毒品,像海洛因、大麻等制造地、集散地一般分布在境外或边境线上,运输到内地销售成本大、风险大。而新型毒品多为化学品人工合成,原料采集和成品制售均可在内地进行,为追逐暴利、减少风险,很多人铤而走险选择在内地制造毒品。”张军说。

  累犯再犯人员比重大

  “毒品犯罪中累犯、再犯的比重较大,部分不法分子在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期间又实施毒品犯罪,也是我们近年审理的毒品犯罪案件反映出来的特点。”崔正军说。

  在罗清、胡文贩卖毒品案中,两被告人均系再犯、累犯。同样的情况出现在曲浩、张文等运输毒品案中。该案被告人张文,出生于1989年。2006年3月,他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元,同年9月1日刑满释放。在2010年7月,张文因受曲浩指使参与运送毒品而被抓。

  娱乐场所是吸贩毒主要场所

  在公布的4起典型案例中,13名被告人中只有作为“80后”的张文是农民,其他被告人均为无业人员。

  “无业人员和农民在毒品犯罪中所占比重之大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经统计,仅2011年审理判决生效的1821名毒品犯罪被告人中,有1446人是无业人员和农民,比重为79.41%。”崔正军介绍说。

  湖北省高院分析认为,无业人员与农民在毒品犯罪中所占比重较大的趋势,反映出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迅速调整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就业不够充分、社会保障机制不太健全等,使得一些人为获取暴利而走上毒品犯罪道路。

  崔正军表示,就目前来看,湖北本地制造毒品的案例逐年增多,无业人员与农民所占比重颇大,公共娱乐场所是零星贩毒吸毒的主要场所,这些应当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记者胡新桥  实习生刘志月  通讯员樊斯坦  罗明正)

[责任编辑 李春香 ]

自治区政协十届五...
文化强区展开壮美...
【两会影像】各抒...
首届中国北方地区...
内蒙古青少年乒乓...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天堂草原摄影展走进联合国
无偿献血
大熊猫幼仔“卖萌”
记者调查血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