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河在即,防凌工作进入了关键时刻,进入3月份包头市沿河地区平均气温比正常年份略低1℃左右,预计今年春季黄河包头段开河时间较去年将有所推迟,开河形势不容乐观。这是3月12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的消息。
气温偏低开河“受阻”
包头地处黄河“几”字形的北端,黄河自西向东流经包头市,河道总长220公里,堤防长165公里,其中达到百年一遇防御标准有57公里,其余均为20-50年一遇防御标准。现有险工15处,已治理11处,穿堤涵闸28座。境内80公里范围建有跨河铁路、公路桥6座,浮桥4座。黄河包头段具有弯道多,险工险段多,封冻早、开河晚,封冻时间长、冰层厚的特点,在凌汛期常常出现卡冰结坝、涌高水位的现象。防凌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包头市的防凌工作是内蒙古自治区防凌工作的重中之重。
去年入冬以来,气温较往年偏高,流凌日期为历史最晚的一年。2011年12月8日黄河包头段开始流凌,12月10日在东河官地到磴口扬水站段出现首封,12月20日全线封冻。共封冻河段142公里(其中立封88公里,平封54公里),亮子23公里。
由于黄河包头段去年冬凌期低水位封河,冰下过流能力弱,同时黄河包头段跨河桥多,存在较为严重的阻水现象,进入开河期后,冰块向下游运动时,对堤坝的压力将增大,当河堤狭窄时冰层不断堆积,极易形成冰坝,并抬高黄河水,危机堤防安全而成灾。随着气温升高,开河速度加快,上游槽蓄水量在短时间内集中释放,将会造成大堤吃水、渗水断落延长,部分堤防段落有可能出现管涌、滑坡等险情,防凌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根据气象资料分析,今年春季受强冷空气活动的影响,出现了阶段性低温,2月气温较常年偏低1-2℃左右,3月份全市沿河地区平均气温比正常年份略低1℃左右,预计今年春季黄河包头段开河时间较去年将有所推迟,开河形势不容乐观。
组建万人抢险队
当前,黄河防凌工作进入关键时刻,全市共组建以武警、民兵预备役为主体的抢险队伍10000人,其中常备队7000人,分别由武警包头市支队和民兵应急分队、82迫击炮、320炸药抛射分队组成。各级水务防汛部门组建水利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10个专业技术队伍,在发生险情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技术指导。同时,为了不误抢险,就地取材,预备机动车辆130辆,柴草20万斤,编织袋15万条,燃油40吨,木桩1800根,铅丝25吨,沿堤备用砂石料10.1万立米,土方35万立米。包头军分区备足了弹药,并进行了必要的演练。
同时,进一步加大寻堤查险力度,建立严格的黄河凌情、水情观测、堤防巡查和交接班制度。各区自管辖的堤防段落每5公里搭建一顶帐篷,每班安排2名以上巡堤员随时巡查,在堤防明显位置设立责任牌,将责任人、巡堤员、技术人员的姓名、联系电话公示,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对水情、冰情、险情坚持日报制,遇有特殊情况随时报告。
重点地段重点防护
针对跨河桥梁、取水口、穿堤建筑物、浮桥、跨堤道口、险工险段、贴堤主流、卡冰弯道和铁路、公路大桥施工处等重点部位,实行重点防护,指派专人把守。加强对部分易发生渗漏、管涌、滑坡的堤防段落的巡查,一旦有险情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特别对皿已卜、新河口、三岔口、打不素等险工地段在全力抢护的基础上,备足物料,力争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浮桥要见凌及时拆除,引道高控制在50厘米以下,确保行凌畅通和开河期的防凌安全。
包头市承担了小白河防凌应急分洪区工程的建设任务,到3月15日已具备分洪条件的面积可达到6平方公里,预计开河时分洪水量能达到2000万立方米以上。小北河蓄滞洪区建成后将在包头市防凌的关键时刻发挥消减洪峰、蓄滞超额洪水、保护人民财产安全的重要作用。目前,蓄滞洪区已经做好迎接特大凌汛分洪的准备工作,开河期一旦发生大的凌汛,确保能顺利应急分洪。
防凌工程部分段落防御能力不足
据了解,黄河包头段有15处险工,相关部门已先后对11处险工进行了治理。但近年来黄河河势复杂多变,主流摆动剧烈,河势变化加大,由于河水涨落频繁、主流及顶冲点紧逼黄河大堤,致使土右旗皿已卜险工和九原区三岔口险工先后多次发生严重的淘岸险情。险情发生后,当地政府及水务部门立即采取抢护措施,由于财力不足,经过多次抢护,只能达到险情控制,不能根治。近年来,包头市黄河部分段落已达到二级堤防标准,由于黄河流经蜿蜒曲折,淤积严重,跨河建筑和险工险段多,大堤土质差、渗漏、管涌现场时有发生。经过多年运行,堤防质量和防护标准严重下降,目前,黄河包头段堤防大部分段落防御能力已不足20年一遇洪水标准,防御能力日趋下降,对沿河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记者 赵利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