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二连浩特讯 3月13至14日,为期两天的中国二连浩特•驿站历史文化研讨会在二连浩特市成功举行。
来自中蒙两国的20多位专家学者、嘉宾通过实地考察伊林驿站遗址博物馆,围绕驿站的发展历史,研究驿站在交通、商业、军事、文化传播中的地位及驿站文明对城市发展、社会进步所起到的作用,充分交流了驿站文化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并对伊林驿站博物馆布展思路、布展内容和二连浩特市驿站品牌文化打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
伊林驿站遗址位于二连浩特市区东北9公里处,占地约1600平方米,是张家口――二连――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古“茶叶之路”“张库大道”上的一个重要遗存。这条路线南接京师(今北京),北接恰克图(今蒙俄交界的一边境城市),始于明末,盛于清中期,衰落于民国初年。伊林驿站设于清嘉庆25年(公元1820年)。“伊林”为蒙语,汉语意为“纪元、初始”。伊林驿站博物馆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驿站博物馆,内蒙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连浩特市正在依托伊林驿站遗址打造驿站文化品牌。
会议进一步丰富了二连浩特市驿站历史文化研究成果,使伊林驿站遗址博物馆的布展思路更加清晰完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展品类别丰富多样,档次进一步提高。二连浩特市政府和旅游部门分责任表示,将吸收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继续深入挖掘伊林驿站历史文化,进一步完善伊林驿站历史文化研究工作,搜集、整理驿站历史文化资料和实物,发挥驿站文明对城市发展、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内蒙古日报记者 辛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