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女出纳花公款 两年挥霍200万元 ——临河市破获职务侵占案
内蒙古新闻网  12-03-23 16:47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周末报  
 

  她,作为一名公司出纳,为人“老实”,深得老板和同事的信任。但是,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她竟然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钱款200余万元,用于挥霍。

  近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公安局经侦大队破获了这起职务侵占案件。犯罪嫌疑人刘菲艳(化名)于2月22日被正式批捕。

  转账转出大“蛀虫”

  今年1月份,临河某公司需要转一笔账,让公司出纳刘菲艳(化名)负责执行。

  然而,一连几天,刘菲艳都以种种理由推脱。公司老板感觉有异样,立即连夜核对账目,这一对,便让他冷汗直冒,如坠冰窟:公司账上,竟然有200余万元不翼而飞!

  钱去了哪里?嫌疑最大的自然是刘菲艳,因为公司的钱由她管理,而且她这几天举动失常,心中无鬼怎会这样?

  1月17日,该公司向临河区公安局经侦大队报了案,办案民警随即将刘菲艳传唤至大队进行调查。刘菲艳对此直言不讳:钱确实是她花了,而且一分不剩。

  对于这个结果,最吃惊的是公司的老板和同事。因为刘菲艳给大家的印象是“老实、实在”,且人缘极好,深受老板和同事的信任。

  刘菲艳今年37岁,临河人,以前没有固定工作,四处打工,孩子出生后便一直在家待业。2009年,刘菲艳受雇于现在这个公司,成为一名出纳。

  刚进公司,刘菲艳规规矩矩,表现尚好。但从第2年起,刘菲艳内心的贪欲便开始萌发,当年,她侵占钱款30多万。2011年,随着胆子越来越大,刘菲艳侵占的金钱数额也越来越大,这一年,160多万元进入了她的口袋。

  可以说,刘菲艳简直将公司的钱当成了自家的,且花的上了“瘾”,直至落入法网。

  百万背后的奢侈生活

  200万元不是小数目,刘菲艳却在短短两年内(严格来说仅1年间)挥霍一空,花钱速度令人咋舌。

  在大件物品上,刘菲艳买了两辆车,一辆13万多元,另一辆26万元之多,还买了一套房,首付13万元,装修30万元~40万元。另外,她还替丈夫还账30多万。 刘菲艳家中用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不买实用的,只买最贵的”:地板4万多元;电视1万3千多元;一套盘碗1万多元;饮水机6000多元……其他诸如沙发、桌椅、灯具等,只能用“工艺品”来形容。

  8000多元的三星手机,刘菲艳先后买了两部,只因第一部偶尔有“死机”现象,用的不舒服。刘菲艳对“苹果”产品情有独钟,1万3千元的苹果笔记本,1万元的苹果台式电脑,两部四、五千元的苹果iPhone4手机,这些都只是“玩玩”而已。

  当然,刘菲艳也绝不亏待自己。上万元的貂皮大衣、8000多元的化妆品,名牌衣服、鞋、包、皮带等,对她来说都是“小意思”。而且,这些衣物她往往是穿过几次后就送了人,落得个“大方”的“美名”。

  在日常消费方面,刘菲艳也是“大手笔、大投入”。她曾经创造了一天连去三、四趟超市,一趟消费上千元的“记录”,至于买了些什么,恐怕她现在也无法记清楚了。至于平常购物,千儿八百的实在正常不过。

  这200万元,刘菲艳不是一次性取出来的,而是花多少,取多少,或者直接刷卡消费。

  为财物管理敲响警钟

  其实,此案的案情和侦破过程并不复杂,但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确是严重的。刘菲艳为何能轻松将钱取出,并一直隐瞒了两年,且数额如此巨大?这只能说明该公司的财务管理混乱。这个问题,其他一些公司也存在,如果不予以解决、改进,还会出现更多的“刘菲艳”。

  总之一句话,如果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科学、严谨,刘菲艳的违法行为也不会得逞。另外,刘菲艳平常穿着时尚,出手大方,竟然没有引起公司的任何怀疑。虽然她谎称这些都是“开矿”的老公买的,可实际上,她老公只是一个普通人,只要公司调查一下就能揭穿,可惜谁也没去做这个事。对于要害职务的防范,公司缺乏警惕性。

  同时,此案也给所有身处要职的人员予以警戒:切不可为满足一己私欲,利用职务之便将单位财物占为已有,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记者王飞 通讯员周恩立)

[责任编辑 王美花 ]

森林卫士备战“春...
购农机 备春耕
包钢跨入千万吨级...
黄河内蒙古段今年...
草原上开来廉政文...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积极建言献策 共谋发展大计
为了后续有人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