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要闻速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三协会为老酸奶及果冻正名:并未添加工业明胶
内蒙古新闻网  12-04-11 09:49 打印本页 来源: 京华时报  
 
  内容提要:近两天,一则“老酸奶和果冻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工业明胶”的消息在网上疯传,且这些工业明胶多为被丢弃的破烂皮革制成。昨天,三大行业协会纷纷发表声明,为老酸奶和果冻正名。

  近两天,一则“老酸奶和果冻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工业明胶”的消息在网上疯传,且这些工业明胶多为被丢弃的破烂皮革制成。昨天,三大行业协会纷纷发表声明,为老酸奶和果冻正名。

   >>老酸奶

   主流品牌不会添加工业明胶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昨天发表声明称:主流品牌老酸奶不会添加工业明胶。

  协会理事长宋昆冈表示:首先,根据卫生部2011年颁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风味发酵乳可以按照生产需求适量添加食用明胶;食用明胶是用鲜动物皮和骨头熬制的胶体,是属于蛋白物质,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胶原蛋白。添加到风味酸奶中可改善酸奶的组织状态和口感。其次,食用明胶不同于工业明胶,在酸奶中添加工业明胶属于违法行为,应予以严惩。乳制品主流品牌企业生产的老酸奶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的,这些企业是不会使用工业明胶的。

   >>果冻

   国内企业不使用明胶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糖果专业委员会昨天也相继发表内容基本一致的声明称:目前国内果冻行业不使用明胶。中食协会声明还称,明胶也可应用于果冻生产。但由于果冻酸性较高,而明胶稳定性较差,在酸性条件下极易降解,用其生产出的果冻产品缺乏韧性、口感不佳,同时还会形成混沌,影响果冻透明的感观,因此企业通常不会选择将明胶应用于果冻。

  “目前国内果冻行业不使用明胶,这从果冻包装的配料表上可以看出。”中焙协声明表示:卫生部已于2009年明确规定工业明胶、皮革水解物为非法添加物。

   >>北京质监

   未接到企业添加工业明胶投诉

  对于网友怀疑有黑心商家在食品中添加工业明胶,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昨天称,目前北京市无食用明胶获证生产企业。截至4月10日,北京市质监部门未接到过针对北京获证食品生产企业使用工业明胶进行食品生产的投诉举报,在对获证食品生产企业的日常检查中也未发现类似现象。

  记者昨天分别走访北京超市发现,多种品牌的老酸奶在销售。超市里的一位老酸奶促销人员说,未接到要求商品下架的通知,而且一直有人买老酸奶。

  >>专家

   老酸奶

   并非更营养

  “市场上主流品牌肯定不会用明胶来生产老酸奶,这些企业他们不会因小失大的”,著名乳业专家王丁棉昨天同时也向记者指出,其实老酸奶的营养成分并不比其他酸奶产品高,增加明胶等添加剂,外观上显得更浓稠一些,有些消费者喜欢这种口感。

  记者昨天购买了一些产品发现,根据产品标签来看,老酸奶的营养成分并不比普通酸奶高。“其实老酸奶只不过是普通的酸奶产品安了一个特别的名称,这是企业营销的一个噱头和手段”,王丁棉表示,该产品因为价格高而利润更高,关键看消费者自己如何审视这个问题。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寄宿学生吃上营养餐
普及安全知识
查农资保春耕
内蒙古牲畜存栏连...
春耕要买放心良种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呼和浩特遭遇今春首场沙尘天气
我把鲜花献给您
大熊猫幼仔“卖萌”
记者调查血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