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娱乐新闻 > 音乐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草根达人:折翼天使李应霞de音乐梦
内蒙古新闻网  12-04-13 15:25 打印本页 来源: 半岛网  
 

  5月28日晚,山东卫视《中华达人》总决选在北京落幕,24岁的“折翼天使”李应霞夺得冠军。她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双腿,却仍然为了生计卖唱为生;她喊着先救丈夫自己的双腿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换来的不是关心呵护而是他的离去,就是这样,她依然乐观地表示要开开心心地过每一天。5月30日,记者电话连线回到都江堰的李应霞,听她讲述她的音乐梦想。

  关于夺冠带病上台差点晕倒

  2011年4月浙江卫视的一场《中国梦想秀》,让很多人认识了李应霞这个坚强的女孩,也圆了她在舞台上演唱的梦想。参加《中国梦想秀》在李应霞看来纯属偶然,“我在饭馆里唱歌的视频被妹妹传到网上了,优酷网的一个姐姐找到了我,然后就有了站到舞台的机会。”

  5月28日,在《中华达人》的舞台上,李应霞演唱《隐形的翅膀》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认可。说起在比赛中夺冠,李应霞现在都有种不真实的感觉,“比赛那天我还发着烧,身体状况特别不好,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在台上演唱的,夺冠的那一刻都要晕倒了,是幸福得要晕倒。”

  关于前夫不再想不开心的事

  被称为“折翼天使”,是因为李应霞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双腿,这里有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2008年2月,李应霞和相恋了4年的男友登记结婚,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李应霞和丈夫都被压在了废墟里,救护人员赶到的时候,李应霞喊着先救丈夫,等到她被救时,因为伤势太严重被截肢,而受了轻伤的丈夫却在她最需要照顾的时候不声不响地走掉。

  这个故事迅速在网上传播开来,但伴随这个故事而来的,除了同情,还有质疑。就在记者采访李应霞的当天,她的贴吧里出现了“前夫”的声音,一位自称是“小霞老公”的网友表示,“小霞虽然腿没了,但是还有手,而我只有一只手。我没有能力给她美好的生活。所以最后我选择离开她,让她找到一个对她好的人。”声音一出,有网友要人肉搜索李应霞前夫,还有不少人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提起曾经的伤心事,李应霞很平静,因为现在的她已经度过了痛不欲生的阶段,“刚开始的时候,他的离开让我哭了一个星期,我曾经觉得命运对我太不公平,我愿意为他付出生命,可是他却连看我一眼都不看。”还有网友上传了两人的照片为李应霞鸣不平,“照片当然是假的,照片里的人我都不认识,其实,这些都没必要,我已经不再想不开心的事,别人说什么已经不重要了,我要努力向前看,开开心心过每一天。”

  关于感恩山东的哥哥救了我

  在网上的一段名为《都江堰坚强女孩》的视频中,李应霞在饭店里边弹边唱着《感恩的心》,打动了许多吃饭的客人,其中还有个姑娘边吃饭边抹眼泪。李应霞承认,上了几次节目后,自己确实有了一点知名度,唱歌的时候经常会被人认出来,“经常会有人被我的故事感动,很多时候我还得露出笑容安慰他们。”

  就像歌里唱的那样,李应霞也有一颗感恩的心,“其实跟山东很有缘分,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是一个山东的哥哥救了我,后来我又被转到了山东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待了半年,多亏医院阿姨无微不至的照顾,感谢有那么多的好心人一直在帮助我。”

  关于梦想想好好学唱歌

  现在的李应霞仍然继续着以往的生活,每到晚上六七点就会准时出现在饭店里卖唱,“一般会唱到十一点左右,时间长了身体受不了。”在跟她联络的当天,还有央视的记者等着采访,就是这样,李应霞还是坚持晚上要去唱上一段,“我得养活妈妈跟妹妹。”

  除了把别人的歌唱出自己的感觉,这个爱音乐的女孩也有了自己的主打歌——音乐人吴滨作曲网友竹影依依作词的《爱是我的翅膀》,这首歌是为李应霞量身打造的,“如果命运注定这样,我又何必忧伤……爱是我的翅膀,面对风雨我会更加坚强……”谈到梦想,李应霞说,“唱歌,继续唱歌。”现在的她自认不够专业,所以想找个专业老师,“有时候太紧张了,在舞台上的动作特别需要指导。”记者杜倩倩

  ●比赛那天我还发着烧,身体状况特别不好,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在台上演唱的,夺冠的那一刻都要晕倒了,是幸福得要晕倒。

  ●我已经不再想不开心的事,别人说什么已经不重要了,我要努力向前看,开开心心过每一天。

  ●跟山东很有缘分,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是一个山东的哥哥救了我,感谢有那么多的好心人一直在帮助我。——李应霞

[责任编辑 梁亮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