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人物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环保老人周圣凤骑单车来到呼和浩特
 

  “2012年4月13日,星期五,呼和浩特市。”

  每到一处,周圣凤都会用笔记录下当天的旅程。今年63岁的周圣凤这是第一次来到呼和浩特市,想起今天要与80多位大学生环保志愿者座谈,他的心情无比激动。

  周圣凤1949年出生在安徽省宿州市涌桥区符离镇,早在20年前,便有了“单车独行,骑遍中国;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想法。2009年4月30日,花甲之年的周圣凤开始了首次单骑宣传环保之旅,一路经过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辽宁等省市自治区,耗时147天,骑行近2万公里,于当年9月23日回到宿州。今年3月中旬,周圣凤再次从安徽老家出发,每天骑行120多公里,经河北、山西等省份,于4月中旬到达呼和浩特。周圣凤说,他2012年要到新疆,2013年到西藏,计划用6年时间骑遍全国,并且一定要去台湾,以圆自己“走遍神州大地,纵览华夏山河”的夙愿。

  4月13日,周圣凤在内蒙古农业大学与80多位环保志愿者举行座谈,他说:“我的骑游行动就是宣传环保理念,唤醒人们对环保的重视。”座谈会结束时,一位大一的环保志愿者提问:“周老师,请问您骑的自行车是普通的自行车吗?”周圣凤笑着说:“我现在骑的就是普通的自行车,我的第一辆自行车已经骑坏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我花了120块钱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这是我的第一辆自行车。刚学会骑车的时候,我心想,什么时候能够骑遍神州大地该有多好。而今天,我正在实现这个梦想,并且为自己的梦想注入了更加崇高的含义———一边骑行一边宣传环保。”

  同学们翻看着老人的随身行囊:环保传单、地图、扩音喇叭、修车工具、旅行帐篷,还有就是简单的换洗衣服和卫生洁具。除此之外,还有两样东西是老人出行时必备的———一本印满各种印章的记录本和一条云南迪庆藏民送给他的哈达。“本子上有各级单位的公章,这是对我宣传环保理念的一种肯定,证明我曾将环保宣传进行到这里;还有就是那条哈达,是迪庆的藏族人民对我的支持。”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人们的环保意识让周圣凤感动,“大街小巷很是洁净,一片树叶掉落地面,行人会俯身捡起来丢到垃圾箱里。”

  一路骑行,周圣凤也碰到不少热心人。“2009年7月18日,星期六。3点多,天刚亮,没想到出了敖鲁古雅便是上山路,有五六十公里长。更没想到的是,从根河到额尔古纳市,130多公里的路程中,几乎全是无人区。”当晚,周圣凤投宿在呼伦贝尔市一个家庭旅店。第二天醒来时,门口多了一张陌生人留的纸条:“环保意志力可嘉,祝您一路走好,早日完成自己的理想。”在黑龙江的日子阴雨绵绵,80多公里的无人区很是泥泞,只能推着自行车艰难前行。当地一家美术社的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免费为他配了眼镜和旗子,并邀他一起吃饭,还送给他一块电子手表。在黑龙江双城市的兰陵镇,他曾被一辆面包车撞伤,住院13天。大家都劝他联系家人来照顾,中断行程,他毅然回绝。为了让家人放心,他告诉家人自己在兰陵镇遇到朋友,多玩几天。车祸给周圣凤留下了多处伤疤,但他却不后悔,出院后带着伤痛继续前行。

  周圣凤说,尽管骑游前自己有了心理准备,但路上的艰辛依然让他非常感慨。每到一个地方,他总会选择在居民小区或者闹市向当地人介绍自己的出行目的,宣传环保理念。到了晚上,则跑到偏僻的区域找家便宜的小旅馆住下。

  一日三餐,除了馒头、米饭,就是包子、面条,从未在饭店里点过一个炒菜。老人简单地算了笔账,每天吃饭大约十来元钱,住宿费不超过30元,即便如此节约,一个月也得千元左右。即使这样,周圣凤宣传环保的决心却没有丝毫改变。(记者 赵弘)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寄宿学生吃上营养餐
普及安全知识
查农资保春耕
内蒙古牲畜存栏连...
春耕要买放心良种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呼和浩特遭遇今春首场沙尘天气
我把鲜花献给您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