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走基层•见闻】刘有柱的农民“戏班子”
 

  “种地田里挥锄忙,闲时台上唱一唱。减税增收补贴高,农民看病有医保。咱们富裕心情好,老有所养入社保。农民生活穷变富,咱们也要买别墅……”4月16日晚,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套海镇顺利一组的文艺爱好者与往常一样,又准时来到了村里“文化大户”刘有柱家,拉起胡琴,打起座腔,唱起小戏,清脆的竹板声、悠扬的丝弦声在小村上空久久回荡。

  一会儿工夫,房间里就挤满了来听戏的村民。大家有坐着的,有站着的,还有从窗外向屋里瞅的,那个专注劲儿就甭提了。

  村民燕秀珍说:“我们每天都来这里打一阵座腔,唱唱二人台,已经有三四年了。通过这种活动,烧酒也不喝了,麻将也不耍了,邻里关系更和谐了。”

  刘有柱今年74岁,精神矍铄。他平时除了种地外,最大的爱好就是拉胡琴、打座腔。从2009年开始,刘有柱专门腾出家里的一间房,出钱购买了一些乐器,自己办起了文化大院。一有时间,他就把爱好文艺的村民召集到家中,弹一弹、唱一唱。由于参与的村民越来越多,活动场地显得小了。刘有柱决定今年再投资10万元,建一座120平方米的活动室,免费提供给村民搞文化活动。

  刘有柱说:“我搞文艺首先是自己爱好,第二个是要带动全村男女老少都爱好、都参与。自从咱们搞起文艺活动后,参加秧歌队、文艺队的村民逐渐多了起来,村风明显改观。”

  套海镇是五原县拥有“文化大户”最多的一个镇,全镇已建成5家,2家正在筹建中。每到农闲季节,许多追求精神生活的农民就会自发聚集在“文化大户”家中自娱自乐。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套海镇农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记者 韩继旺 通讯员 井源)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寄宿学生吃上营养餐
普及安全知识
查农资保春耕
内蒙古牲畜存栏连...
春耕要买放心良种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呼和浩特遭遇今春首场沙尘天气
我把鲜花献给您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