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上午,赤峰市运-12型人工增雨飞机“玉龙号”启用仪式在玉龙机场隆重举行,至此赤峰市成为自治区第五个单独购买增雨飞机的盟市。
中国气象局减灾司副司长王晓辉、自治区气象局局长乌兰、哈尔滨飞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曹子清、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副院长兼中飞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宋庆国,市党政领导包满达、宋亮、白音巴特尔、吴力吉、韩会申出席启用仪式并剪彩。市委副书记宋亮讲话。
宋亮指出,赤峰是玉龙的故乡、红山文化的发祥地,将增雨飞机命名为“玉龙号”,其寓意就是“玉龙治水”,期盼赤峰大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赤峰市多年平均降水量380mm,水资源总量39亿m3,人均水资源量仅850m3,远低于全国和全区平均水平,是全国10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赤峰市近年来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频发,土壤沙化、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湖泊水库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退化现象严重,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水资源短缺的形势日趋严峻。实践证明,通过人工增雨作业一般可使降水增加20%左右,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已成为缓解水资源匮乏的有效途径。赤峰市是开展飞机增雨作业较早的地区,继1988年开始与自治区东部其他盟市联合租用增雨飞机后,又于1995年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实现了单独租用飞机实施增雨作业,多年来为全市防灾减灾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次再度斥资2330万元购买运-12型增雨飞机,标志着赤峰市人工增雨能力得到了新的提升。这是赤峰市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牧业、大力推动生态赤峰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和防御气象灾害、保障粮食生产和用水安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环境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宋亮强调,今后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购置更加先进的设备,引进更为超前的技术,尽快构建起功能完备的人工影响天气体系。同时希望有关单位要继续给予帮助和支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加强协调合作,科学高效地进行人工增雨,努力克服困难,不断为促进农牧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记者 蔡鹏飞 通讯员 董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