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农牧区新貌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抓好春耕备耕】“补贴给得多,大伙儿都争着买农机”
 

  旋耕机、播种机、打药机、联合收割机……赤峰市松山区安庆镇农民张和家200多平方米的小院里,塞满了十几台大大小小的农机。

  正在修理旋耕机的张和揩揩手上的油污,乐呵呵地说:“要开犁了,把这‘铁牛’弄出来拾掇拾掇。”

  “旋耕机9.7万元,补贴1.1万元;播种机6万多元,补贴2万元;玉米联合收割机30万元,补贴10万元……这两年补贴给得多,大伙儿都争着买农机。”张和如数家珍。

  松山区农机管理站工作人员张君告诉记者,去年该区农机补贴900万元,新增农机1150台,光这一年新增的农机数量就抵得上原来十几年购买的。

  “不光买机器得补贴,用农机收苞米也给补贴!去年我雇收割机收苞米,每亩补贴20元呢!”同村的赵琴插话说。

  为什么农民如此青睐机械耕种呢?张和以玉米收割机为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人工收获每亩需140元以上,机械收获每亩才80元;一般人工收获一户的玉米要三四天时间,机械收获一两个小时就把玉米送到家;人工收获秸秆大多扔掉,机械收获秸秆能还田,可增加田地肥力。

  “我每年耕种的土地都有五六千亩,大伙儿争着抢着找我们去播种、打药、收获。”张和说,他今年还打算再买一台旋耕机。

  据介绍,今年松山区将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4万亩,投入700万元补贴旋耕机等农机70台。此外还将投入农机补贴资金1000万元,重点补贴水稻插秧机和玉米收割机,预计全区可新增各类农机1400台。(记者 屈广臣 范树清)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新兵下连后的日子
呼伦贝尔开展防火...
“棒子”真棒
保畅通
又到桃花盛开时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抓质量 抢进度 保工期
清除冬季积存垃圾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