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市,包头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实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工程、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工程、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工程、科技兴市和人才强市工程、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工程、民生和文化惠民工程等“六大工程”,为推进这“六大工程”,全市各地区、部门和单位认真倾听民声,用心谋划,在工作中多有新思路,在落实中多有好办法,近日,记者走进基层,用他们手中的笔描摹他们眼中的“六大工程”,我们期待这“六大工程”的落实能让全市人民安享各项事业改革创新的成果。
有两件真事听来格外让人心生不忍:一机厂一邱姓职工屡打独居父亲的手机却无人接听,晚上去到老父家,发现父亲俯卧于床已然辞世、手机就在手边似欲拨打未果;还有一李姓中年人,五一小长假携妻小出外旅游,几日后返包,去到独居母亲家探望时,却发现母亲已不知于何日去世,家中座机打落在地下……
2011年8月16日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765亿,占总人口的13.26%,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1883亿,老年抚养比为11.9%。
昆区是包头市的中心城区,也是人口大区,72万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人有8.8万,占全区总人口的13%,在老年人口比例上与全国基本一致。据昆区民政局副局长张文秀的统计,这个数字尚未加上昆区辖区的20万流动人口,在流动人口中,也有为数不少的打工老人或跟随打工子女的老人。
12349——老人的救助热线
2010年,昆区民政局向自治区通信管理局申请了全市唯一一个民政社区服务专用小号——12349。2011年10月10日,12349包头便民服务热线正式启动。12349既是一条24小时服务热线,也是一个24小时社区服务平台,更是一个由昆区政府和中移动联合打造、利用3G移动通信技术为全市老年人及弱势群体提供紧急救助、生活帮助及主动关怀的24小时救助终端。
12349启动后,有7000多名老人免费领取了昆区政府发放的一部具备特殊功能的无线话机,成为包头老年人紧急救助入网用户。记者在一份老年人紧急救助入网用户登记表上看到,申请人不仅要填写个人和家属的基本信息,还要填写病史、过敏史、血型、常服药物等信息,这就相当于一份救助协议。之后便由包头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将老人的具体住址、监护人联系方式、病史等基本情况和信息录入电脑数据库,作为老人的资料信息。一旦老人出现身体不适或其他需要救助的情况,便可通过之前免费领取的救助电话连通12349,其紧急救助系统会在向老人亲属自动发送急救短信的同时定位老人位置,现场监听老人发出的声音状况,并迅速连同老人家属、社区和相关急救机构,实现多方通话、协调指挥救助。
4月11日,记者在惠民社区一位李姓老人家中见到了这部能为老人提供包括紧急救助等服务的话机,话机貌似普通,只是在无线座机上增加了“SOS”和“一键通”功能,并附赠一个25米有效信号的“SOS”遥控器。绿色的“SOS”可发送求助指令,红色的“一键通”按键可发送急救指令,“SOS”遥控器方便老人居家紧急呼叫。
这位姓李的老人是在今年2月份领到这部特殊话机的。已经79岁的老人由于老伴儿和三个儿子相继故去,平时虽然有孙子时常照顾,但老人基本独居。所以老人对这个救助终端比较依赖。有一次,老人在家中感到不舒服,在接通了12349后十几分钟,便有两个护士来到老人家中,给老人检查治疗。除了紧急救助,12349还能为老人解决一些家政问题,比如,联系社区工作人员为老人办些需要跑腿的事情,甚至买粮买菜。“非常方便”,老人说,“起码有事的时候能来个人,有人管有人问。”
从去年10月到目前为止,12349每天可以接到60-70个电话,已经成功紧急救助老人4起。12349的服务范围当然不仅限于领取了免费无线话机的老人,市内任何一步座机和手机都可以连通12349,寻求帮助,包括家政服务和政务咨询。
根据昆区政府和民政局的计划,2012年还将在全市推广老人专用座机和GPS定位老人专用手机,初步目标是3万部。
社会投入——养老的必由之路
中国人的传统是居家养老,养儿防老,但随着家庭日趋小型化和独生子女成家立业,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养老也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
按照我国目前60岁以上老人1.7765亿计,目前全国养老床位仅占老年人口的1.8%,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7%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3%的水平。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0张的目标,养老床位需新增340多万张。
昆区目前有养老机构7家,床位1000张,仅占老年人口的1.14%。
2008年-2011年,昆区民政部门在辖区的2个镇、13个街道、83个社区开展了对城区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摸底工作,以此为基础,各街道和社区都建立了老年人基本情况信息数据库,有的还为每个居家老人建立了个人服务需求档案,通过定时与不定时的调研与走访,对老年人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此次调研发现,昆区1/6的居家老人有比较强烈的生活照料服务需求,其中空巢老人的需求比例达到近一半。针对居家老人服务需求的现状,昆区初步确立了以独居、空巢、高龄、病残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以老年人基本生活照料为服务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基本生活照料服务包括为老人料理家务、洗衣做饭、清理卫生、代为购物、陪医配药、助浴等。
同时,昆区还实施了由政府为困难老人服务给予补贴的政策,已经共投入60万元为辖区70周岁以上三无、低保或低收入鳏寡、空巢老人提供无偿服务,并发放养老服务券。昆区目前已经建立了83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站,有130名助老服务员为600多名低收入空巢老人提供无偿服务。
昆区对居家老人的服务可形象地概括为“走进去”和“走出来”。“走进去”就是由服务人员走进老人家门开展服务;“走出来”就是通过在社区设置人性化的非盈利服务项目,引导大部分身体尚好、能自主行动的老人走出家门到社区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如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医疗站、日间照料中心等自愿接受服务。
目前,昆区已建成200平方米以上社区老年活动用房68处,500平方米以上社区老年活动用房7处,最大的一处有1490平方米,在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的基础上,昆区还在老年人聚集社区兴建4000平方米日间照料中心两处,为老人提供日托服务和上门服务。在昆区华和园小区有一个新近投入使用的崭新的日间照料中心,240平方米的中心被分为休息室、阅览室、健身房、文体活动室,休息室还有8张床铺。据昆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这个日间照料中心由楼盘开发商负责承建,主要针对本小区和附近社区的老人无偿开放。在市府东路街道办事处服务中心,也有一个1500平方米可容纳60张床位的日间照料中心正在计划装修中。
当然,最重要的是,昆区意识到政府为困难老人的服务补贴都是有限的,政府无法对所有居家老人大包大揽,因此,昆区民政部门开始逐步培育老年服务市场,引导有经济能力的老人自费购买服务。
在昆区西部的卜尔汉图中心集镇,一个占地50亩的养老城正在兴建中。据昆区民政局副局长张文秀介绍,养老城包括一个拥有120张床位的社会福利中心,1500张床位的老年公寓和一个150张床位的综合养护中心。记者在现场看到,社会福利中心已经完成主体建设,新驿高档老年公寓也已经在建设中。这里虽然距离主城区较远,但位置上风上水,交通便利。另外,在规划中,昆区还将建设一个1000张床位的养老院。据张文秀介绍,国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领域,提倡养老机构公办民营,并在土地划拨、规划、财政补贴上予以倾斜,所以虽然养老领域回报率低、回报期限长,但还是吸引了一些民间资本进入。比如在建的老年公寓就由民间资本投资,也是比较高档的“养老院”。据张文秀预计,建设规划的养老院全部建成后,昆区的每千名老人将拥有床位40张。(记者范思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