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固本强基工程。基层各项事业发展的重任,归根结底要靠基层组织去引导、推动和落实。在全区深入开展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一个重要目标是使基层组织坚强有力,一项重要任务是强化一批基层组织,使之成为坚固的战斗堡垒。
党的基层组织是落实党的全部工作、体现党的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职责。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直接关系到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只有建强基层组织,党的执政基础才会更加牢固,事业发展才会更加兴旺。
我区在基层组织建设上,采取了很多措施,取得了可喜成效。但是一些地区的嘎查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员作用难以发挥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就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在下基层活动中,以“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认真抓好结对共建,特别是要着力转化一批相对薄弱的基层党组织。通过下基层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进一步提升党员队伍活力,进一步提升基层保障水平和基层党建制度化水平。
强化一批基层组织,可以分三步有序推进。
第一步先要把准“脉”,做到有的放矢。新的发展形势,新的城乡格局变化,使后进基层党组织的转化工作难度增加。这种情况下,下车伊始,凭印象、凭传统经验去抓肯定不行,必须下功夫调查研究,用心去把“脉”。同样的落后,可能是同症异因:有的是“一定三有”没有落实到位,有的因为党组织带头人素质不高、两委班子不团结,有的因为工作运行不规范。只有根据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深入研究,才能找准问题的症结和改进的突破口。
第二步要开好“方”,做到对症下药。通过调查研究,明确了后进的症结所在之后,要针对基层党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痛下针砭,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比如,针对农村牧区新经济组织大量涌现、党员流动性增强的实际,科学调整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改进活动方式;针对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的情况,强化后备干部的培养,利用今年两委换届的契机把班子选好配强。
第三步要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抓基层打基础贵在落实,贵在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见实效不收兵。结对共建的党员干部要有足够的时间深入联系点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步骤,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制度共建,推进载体共创,强化基层保障,促进资源共享。上级党组织要帮助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基层党组织也要注重加强自身建设,管理好阵地,开展好活动,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努力实现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干部就是一根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