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保驾护航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二连浩特市教育科技局创先争优活动纪实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二连浩特市教育科技局,突出口岸特色、做足“教科”文章,坚持把创先争优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破解难题的利器、谋划工作的指南、促进改革的依据,形成了以党建强管理、以党建促服务、以党建赢民心的工作格局。
抓住切入点,夯实基础党建工作在上新水平。一是抓整改落实。全面梳理活动中凸显出来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承诺践诺活动,明确争创标准,集中整改落实。二是深化教育改革。组织学习讨论,查找和分析当前教育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不科学”的问题,创新思维、转变观念,深化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三是固本强基。以规范化支部创建为载体,坚持党建目标责任制及“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党建工作例会。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四亮、四创、四评”等活动。四是做好服务工作。严格执行“两免一补”和义务教育阶段“零收费”政策,切实让广大群众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得到实惠。
找准立足点,增加投入教育事业迈出新步伐。以加强硬件建设为切入点,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每一项目都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督促和检查。加大对学校安全基础设施工程的检查力度。学校全部安装校园监控系统、红外线防盗报警装置等技防设备,实现与110报警系统和辖区内公安派出所联网。充实38名年轻化、专业化的校警到各中小学、幼儿园,加大了对学校校车排查整治力度,建立了管理台账。投入使用教育城域网,提高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率。投入14.9万元完成标准化考场建设。争取到增补设备资金60万元,对器乐设备、科技馆设备、办公设备以及美术等教学设备进行了更新。
把握根本点,优化环境教学水平实现新提高。以优化教育环境为根本点,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深入开展“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年”活动。将创先争优措施纳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的重要内容。加强师德师风检查力度,对有偿补课及有偿接送学生上下车问题进行严肃处理。对全市教职工实行“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切实做好典型选树工作,去年以来,共有120多名教师获得自治区、锡盟和市级表彰,32名党员教师获得市级以上“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立足落脚点,提升能力教育惠民获得新业绩。始终将服务经济社会、惠及群众生活作为创先争优的落脚点。积极探索我市户籍学生十五年免费教育实施办法,对我市户籍学生享受十五年免费教育。蒙语授课学前教育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汉语授课学前教育实行“两免”政策。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零收费,普通高中教育实行“两免”加国家助学金政策。2011年学前教育补助资金123.12万元,共资助幼儿1028人;义务教育阶段各项补助1162.5万元,共资助8687人;普通高中生和职业高中生补助资金290.1万元;留学生奖励资金40万元(共资助301人)。开展了全市特困高中生和幼儿资助工作,市助学管理中心荣获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最具爱心单位”荣誉称号。
捕捉闪光点,扩大交流特色教育事业取得新突破。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捕捉教育事业的闪光点,将教育事业做出口岸特色,真正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积极推动二连浩特国际学院建设步伐,完善教育办学体系。加强与蒙古国、俄罗斯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扩大招收蒙古国学生工作力度,发挥市蒙古族学校与国际语言学校“对外汉语推广基地”的作用。承办了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和二连浩特市政府新闻办主办的“感知内蒙古”国际夏令营和冬令营活动,组织举办了为期10天的“面对全球变暖我们做什么”国际儿童夏令营活动。坚持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研究制定了《二连浩特市民族教育发展工程实施方案(讨论稿)》。争取到自治区民族教育专项经费50万元。蒙古族幼儿园自行编制《我要听故事》幼儿教师用书及学龄前儿童读本,为全区蒙语授课幼儿园教改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讯员:黄桂英 高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