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农牧区新貌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走基层•采风】罗家杖子村家家都养猪
 

  “这两年生猪市场价格忽高忽低,要想养猪多赚钱,饲养管理就必须得跟上……”5月15日,记者来到通辽市库伦旗扣河子镇罗家杖子村,在一片绿树掩映下的红色砖瓦猪舍里,正在打扫卫生的村民刘福忠忙里偷闲地给记者讲起了养猪经。

  罗家杖子村位于库伦旗西南部山区,与辽宁省接壤,距离辽宁省阜新市只有70公里,全村350户1340口人,人均耕地只有5.5亩。“雨养农业、吃饭靠天”的立地条件,让村民致富成了难事。2000年以来,在扣河子镇政府推进全镇“一村一品”建设新农村进程中,罗家杖子村委会和村民们形成了发展养猪业的共识。利用距离辽宁近、交通和信息等畅通的优势,从辽宁地区引进高效养猪技术,依靠阜新双汇公司这棵“大树”发展养猪业,种养结合奔富路。

  村民们通过李书本、兰学广、赵学铮等一大批规模化养猪先行户的带动,家家养起了猪。为提升养猪产业化水平和效益,该村成立了养猪协会,发展购销经纪人和饲料供应户,与阜新双汇公司建立长期供销业务联系。在不断扩大养猪规模的同时,该村还在改良品种上做文章,引进“三元”、“长白”等优质品种猪,引导村民采取自繁自养、养猪贩猪相结合的形式降低成本,规避市场风险。刘福忠说自己在村里的养猪户中还是个新手,4年前,当看到身边村民养猪都发了时,他放弃了铝合金门窗加工生意,改行养起了猪。去年他家出栏了140口猪,收入很不错。

  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罗家杖子村年出栏生猪规模已达到10000口,村里农民年养猪收入最高的达到10万元以上,有100多户农民装上了宽带,40户农民靠养猪买了轿车。村党支部书记徐文军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今年村里又向上级争取了200万元资金,准备为村民建养猪小区,让大伙把猪集中到一块儿饲养。这样既有利于标准化经营管理,还减少了家家户户养猪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记者 戴宏 通讯员 李海江)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
美丽的草原奇峰
军民一家亲 共谱鱼...
星光闪耀乌兰察布
抢险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赤峰“塞上江南”稻花香
万寿菊盛开科尔沁沙地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