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城镇建设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呼和浩特道路管网改造工程日夜兼程抢工期
 

  正午时分,昭乌达路跨南二环立交桥施工现场仍然一幅忙碌景象

  5月19日中午11时许,记者一行来到呼和浩特昭乌达路跨南二环立交桥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映入眼帘。正值中午时分,烈日当头,我们即使是站着什么都不干都觉得浑身直冒汗,而工人们却还要搬运材料、组装、焊接……汗珠顺着脸颊流下来,他们只是顺手撩起肩上搭的毛巾擦一把,便又开始匆匆干活。现场一位负责人员陈队长告诉记者,为了赶工期,工人们几乎没有什么休息时间,中午和下午的吃饭、休息时间都只有1个小时,工作实行3班倒24小时昼夜施工。

  晚上9点半,刚刚下过一场小阵雨,我们再次来到南二环立交桥施工现场,本以为可能下雨原因晚上要停工,可是刚安装好的钢箱梁下迸出的点点火花告诉我们,焊接工人已经进入钢箱梁工作了。我们中的两位记者随焊接总工程师范振进入一个仅有10平米大小的钢箱梁仓,工人们正在进行焊接作业,舱内空气刺鼻,温度远高于外面的温度。记者在里面呆了十几分钟就有些受不了了,而焊接工人却要一个班连续在里面呆8小时。

  从南二环工地出来,10点25分左右,我们赶到了鄂尔多斯大街供排水管网改造现场,这里正在进行箱涵的浇筑工作,混凝土输送车正连续不断作业,七八个工人在箱涵上配合浇筑。他们的衣服和鞋都已分不清是什么颜色,取而代之的是点状、片状分布的混凝土。工地一侧的倒计时牌显示据工程结束还有“10天”。

  11点20分左右,我们已经在新华西街的道路改造现场。很凑巧赶上了工人们的夜间加餐时间,他们的夜宵是至少一个馒头、一颗鸡蛋和一大碗小米粥。从送餐车上领上各自的夜餐,工人们就近蹲在路边吃起来。补充好能量,他们还要奋战一整夜。他们旁边,各种大型机械还在不停作业。

  11点50分左右,我们结束了夜探工地行程,乘车走上回家的路。在车上,大家都已显露出些疲态。然而此时,我们的城市建设者们才刚刚拉开“夜战”的序幕,他们累不累呢?透过车窗,我们贪婪地欣赏着街上的璀璨夜景。虽然一路无语,但我们彼此都明白:有这些可爱的建设者们在,首府的明天还会更美丽。

  

  晚上11时许,工人们在施工现场吃夜间加餐。

  

  箱涵浇筑工人身上、脚上沾满泥浆。

  

  一丝不苟做好桥梁混凝土斜坡的钢筋基础。

  “24小时昼夜施工抢工期”

  呼和浩特市政工程管理局工程科科长翟强:

  首府核心区道路管网改造上半年原计划开工道路18项,经过与各部门协调,将东库街改造移至下半年施工,上半年改造道路计划改为17项。目前,已开工15项道路工程,其余工农兵路与世纪七路两条道路正在进行道路两侧拆迁工作。至6月30日将完成上半年全部改造任务。为了尽量减少道路施工给市民造成的影响,在工程安排上,采取避高峰、抓平峰的方式,利用夜间、双休日车流量少的时机,24小时昼夜施工,抢抓工期。同时夜间尽量不动用大型机械,最大限度减少噪音扰民。

  

  鄂尔多斯大街(锡林路西段)管网箱涵浇筑现场。

   

   鄂尔多斯大街(锡林路东段)的雨污水管网改造,工人破除旧管网。

  “只要道路能干净,我们咋都行!”

  首府环卫工人:

  今年道路改造工程开展以来,首府的一些施工道路周边经常被水冲刷,一改过去“风尘仆仆”的状况。进入施工繁忙季节以来,呼和浩特市环卫部门专门配备了200多名清扫保洁和机扫洒水作业人员,围绕各条道路施工现场忙碌起来。5月18日下午,记者在昭乌达路立交桥施工工地看到,小型洒水车不停地在施工道路周围洒水,机扫洒水作业员姜师傅说:“每天凌晨3点多,环卫保洁员就来到施工路段清扫路上的沙石渣土和行人丢弃的废弃垃圾。而我们是从凌晨4点开始对施工路段进行巡回水洗作业。共有8部洒水车专门对市区主干道路面施工现场周边进行循回洗扫作业,减少道路浮土提升空气质量。为减少对行人和车辆的影响,我们工作的重点是在凌晨3点到6点进行,洒水作业实行两班倒,人休车不停,确保路面保持整洁干净。”他说:“环卫工作起早贪黑,打破正常的休息时间,确实辛苦。但只要道路干净,让我们环卫工人咋干都行!”

  “他们比我们更辛苦!”

  青城的哥陈志强:

  “同样是昼夜忙碌,那些整天风餐露宿的道路施工人员可比我们辛苦多了。”5月19日晚7:50,在昭乌达路一家小餐店吃完晚饭的的哥陈志强和记者聊起眼前的道路改造颇有感触。他说:“我天天跑夜车,看到几乎每条施工道路晚上都在挑灯夜战。施工人员真的很辛苦,从早忙到晚,而且还要忍受施工和过往车辆的噪声。”陈师傅说,整天在路上跑车的人都不难发现,今年的道路施工更科学和人性化了,很多道路都考虑到居民的出行,分开路段、划分左右进行施工,封闭的路基本都预留了通道。“虽说现在很多道路都在施工有些不方便,但是长远来看,改造后的首府大街会路更宽、道更畅,我们开车也会更加省时、省车、省油。”陈师傅对改造后的道路充满憧憬。

  “上下学的路畅通了!”

  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初二学生阿茹娜:

  记者见到阿茹娜时,正值中午放学,她正在学校对面的公交站牌处等车。面前宽阔崭新的柏油路上,车辆快速而有序地前进着。阿茹娜高兴地对记者说:“没想到这条路一个月就修好了!那几天修路时特别不方便,本来公交站牌就在学校对面但路中间有围挡,还得往前走到十字路口再绕回来再到站牌。刚开始时很多同学都不理解,经常抱怨。但后来

  看工人叔叔们那么没日没夜地加紧速度干活,大家都不忍心再说啥了。现在好了,新修的路比以前好走多了。”5月上旬,呼伦路(胜利街—海拉尔大街)段的道路管网改造工程完工并恢复通车,它是呼和浩特今年中心区道路管网改造第一段完工的道路。此次铺设的雨水管网将解决呼伦北路公铁立交桥下一下大雨便大量积水的问题。

  “我胳膊上的黑点全是电焊火花打的!”

  昭乌达路跨南二环立交桥焊接工人费小平:

  

  晚班时间,昭乌达路跨南二环立交桥的工人正在进行钢箱梁焊接工作。

  自十几米高、尚未完工的南二环立交桥上俯视,交叉路口往来车流如织,骄阳下,56岁的焊工费小平在唯一的阴凉处休息。他狠吸一口香烟,卷起漏洞斑斑的油污长袖,对记者说:“我胳膊上的黑点全是电焊火花打的!这里使用的是气体保护焊,温度比普通电焊高、火花大,一不小心衣服就烫个洞。白天钢箱里的作业温度有六七十度,人在里面大汗淋漓,出来跟水洗过了一样!”他笑道:“辛苦嘛是辛苦一点,但是能多赚点钱总是好的!”据了解,整个钢结构桥梁有180个这样的仓箱,每个仓里至少有200个焊点,工人每班要焊接100个。如果用普通的焊接技术至少需七八年才能焊完。用了新的气体保护焊大概三四个月就能做完,还没有焊渣,因而更加牢固。(记者 刘志贤 钱曙光 哈丹宝力格 贾永强 皇甫秀玲)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自由飞翔
赤峰市首个女子特...
为"最美教师"祈福
体会新变化
杜鹃花开游人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威风锣鼓响欢乐夕阳红
18匹赛马奔赴蒙古国参赛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